赠李少庵君
词章今世成何用,风雅如君始可谈。气蔼芝兰人入座,心清水月佛同龛。百年史迹归尘莽,廿载诗工辨苦甘。健手扶轮推后起,光芒永夕望东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词章:这里指的是文学写作。
2. 风雅:指诗歌的风致与格调。
3. 气蔼:气氛和气度。
4. 芝兰:比喻德行高洁的人。
5. 心清:内心清静。
6. 水月:佛教用语,意指无常和空灵的世界。
7. 佛同龛:佛像和僧侣一起供奉在神龛中。
8. 史迹:历史上的事迹或遗迹。
9. 尘莽:尘世的纷扰。
10. 廿载:二十年。
11. 诗工:诗歌的艺术表现。
12. 苦甘:痛苦和快乐。
13. 健手:能干的能手。
14. 扶轮:推动事物的发展。
15. 后起:后来兴起的人或事物。
16. 光芒:光辉,荣耀。
17. 永夕:长久的夜晚。
18. 望东南:向东南方向展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李少庵君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诗词的热爱和执着追求。首先,诗人强调了词章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认为只有像李少庵君这样的风雅之士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李少庵君的气质和心境,展现了他的才情和高尚品质。诗人将李少庵君比作芝兰和清水月佛,寓意他具有超凡脱俗的修养和佛性。同时,诗人提到了历史和诗艺的重要性,强调它们是衡量一个人才华的重要标准。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李少庵君的敬意和期许,希望他能引领后学,为诗歌事业贡献更多的光芒。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诗词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李少庵君》是清朝诗人王松于康熙年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少庵的深情厚谊和怀念之情。
在康熙年间(1662-1722年),清朝政权逐渐稳固,社会相对安定。然而,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仍然面临着科举制度的束缚和现实的压迫。他们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又难以摆脱现实的困境。
王松(1659-1733年),字荫三,号眉舫,江苏苏州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但因科举屡次落第,一生仕途不顺。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在这首诗中,王松通过赞美李少庵的才情、品格和风度,表达了对他深厚的友谊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理想、友谊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