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四言诗 其二

标题包含
四言诗 其二
婉彼鸳鸯,戢翼而游。俯唼绿藻,托身洪流。朝翔素濑,夕栖灵洲。摇荡清波,与之沈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嵇康(224年-234年),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和哲学家。他生于魏国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家族世居魏晋士族豪门。 嵇康在少年时期,便才华横溢。他的文学才能尤为突出,所作诗文沉...查看更多
乌鲁鲁131
去完善

译文
那些优雅柔美的鸳鸯,收起翅膀在水中畅游。它们俯身啄食着绿色的水藻,在洪水中寻找依托。早晨它们在水流的源头翱翔,傍晚则栖息在充满灵气的沙洲。它们随着清澈的波浪一起荡漾,时而沉入水底,时而浮出水面上。
乌鲁鲁131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婉彼鸳鸯: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爱情。 2. 戢翼:收敛翅膀。 3. 绿藻:绿色的藻类植物。 4. 洪流:大波浪的河流。 5. 素濑:清澈的水流。 6. 灵洲:传说中的仙岛。 7. 摇荡:摇晃动荡。 8. 沈浮:沉浮。
乌鲁鲁131
去完善
赏析
《四言诗 其二》:以鸳鸯为对象,展示了自然生灵在激流勇进的河流中的生活状态。诗人以“婉彼鸳鸯”起笔,表现出鸳鸯的温文尔雅、恩爱相依。紧接着用“戢翼而游”描绘鸳鸯悠闲自在的生活,同时也暗示着它们面对生活险恶的智慧。 “俯唼绿藻,托身洪流”刻画了鸳鸯身处逆境仍能顽强生存的品质。它们凭借敏锐的视觉,潜藏在绿叶底下寻觅食物,同时巧妙地藏身在洪流的掩护中。 “朝翔素濑,夕栖灵洲”则是对鸳鸯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生活方式的描绘,展现了其忙碌而规律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摇荡清波,与之沈浮”则以鸳鸯在波澜不惊的水面悠然自得的形象,传递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乌鲁鲁131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四言诗 其二》为魏晋时期著名文人、音乐家、思想家嵇康所作。此诗创作于公元263年左右,此时正值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乱年代,政治局势复杂。嵇康生活在这个时期,尽管他个性刚直,但为了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选择归隐山林,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段时间里,嵇康观察自然,思考人生,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篇。 嵇康所处的时代,社会矛盾尖锐,士人阶层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精神的超脱。在这种背景下,嵇康倡导“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主张个体应当摆脱礼教的束缚,顺应自然本性。这种观点反映在他诗歌创作中,如“采芳者佩,搴兰者芷;游众集之,卷春袭肆。”一方面描述了自然界的美,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对质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嵇康的一生波折重重,但他在诗歌中所传达的哲理和人文精神却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在他的引导下,后世文人骚客更以诗文表达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乌鲁鲁131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