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人
青楼一别戍金微,力尽秋来破虏围。
锦字莫辞连夜织,塞鸿常是到春归。
正怜汉月当空照,不奈胡沙满眼飞。
唯有梦魂南去日,故乡山水路依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青楼离别后,我成为了边疆的一名战士。秋天来临时,我用尽所有力气击败了敌人。尽管在这里的生活艰难,但我还是愿意连夜为我心爱的人织一封书信。鸿雁每年都会从塞外归来,正如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虽然我无法抵挡住漫天的黄沙,但当我梦见自己回到家乡时,那里的山山水水仿佛就在眼前。
去完善
释义
1. 青楼:指当时歌妓舞女所在的酒楼。
2. 戍金微:前往北方的金微地区服兵役。金微山在今内蒙古中部。
3. 锦字:古乐府诗中的女子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寄去的信件。这里借指女子的家信。
4. 塞鸿:从边塞飞回的鸿雁。常用来象征在外戍边的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 汉月:汉朝时用来照耀战场的明月,这里指代唐朝时的月光。
6. 胡沙:北方边疆的沙漠。这里指敌占区的风沙。
7. 不奈:无奈,无法忍受。
8. 梦魂南去日:梦见自己回到南方的日子。
去完善
赏析
罗邺的这首《征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悲壮的边关战斗画面,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在战争中身不由己的痛苦。诗人以战争为主题,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首联通过“青楼一别戍金微,力尽秋来破虏围”描述了士兵出征时的壮烈场景,展示出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颔联中的“锦字莫辞连夜织,塞鸿常是到春归”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战士在战场上努力拼搏,但他们心中仍然牵挂着远方的亲人。颈联以“正怜汉月当空照,不奈胡沙满眼飞”表达出战士们身处异乡的无奈和对战争的反感。尾联则以“唯有梦魂南去日,故乡山水路依稀”抒发了战士们渴望回到故乡的美好愿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征人》是唐朝诗人罗邺的一首五言诗,创作于唐代中晚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罗邺是一位颇有才情的青年诗人。他在文学上有较高的造诣,但政治生涯并不如意。此时的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国家政局不稳,战争频发。罗邺作为一位热血的爱国志士,对国家的局势深感忧虑,于是以诗歌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征人的关切之情。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罗邺的诗歌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悲悯情怀。他通过描绘征人的生活和情感,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民生疾苦和社会矛盾。这首诗《征人》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