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介卿感而有作 其一
湖海三年别,关山万里程。
故人频入梦,游子若为情。
家近吴王苑,身居义帝城。
平生鸡黍约,何日更寻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与你在湖海分别已有三年,相隔千山万水。
老朋友经常出现在我梦中,身为游子的我对家乡充满了感情。
我家靠近吴王的王宫花园,我现在居住的地方曾是义帝的城池。
我们曾经约定一起吃鸡肉和黄粱饭,什么时候能再一起寻找这个约定呢?
去完善
释义
1. "湖海三年别":湖海指广大地区,这里形容与友人相隔的距离之远;三年表示时间较长。
2. "关山万里程":关山比喻路途险阻,万里程强调路程遥远。
3. "故人频入梦":故人指老朋友;频表示频繁,经常。
4. "游子若为情":游子指离家在外的人,这里指自己;若为情表示如何面对、处理这种情感。
5. "家近吴王苑":吴王苑即吴王阖闾的宫苑,此处借指故乡。
6. "身居义帝城":义帝城是秦朝灭亡后,楚义帝熊心所建都城所在地,位于今天湖南岳阳一带。这里是诗人当时的居住地。
7. "平生鸡黍约":鸡黍表示款待客人的饭食,此句表达诗人与故友的约定;平生强调一生,整句意为平生的约定。
8. "何日更寻盟":寻盟表示寻找旧日的盟约,期盼与友人会面;何日表示不确定的时间,问何时能够重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一首抒情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故乡三年后,远在他乡的思念之情。全诗分为四联,每一联都有其特定的情感指向和表达方式。
首联“湖海三年别,关山万里程”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已经有三年之久,走过的路程也达到了万里的遥远距离。这里的“湖海”指的是诗人的家乡,即江南一带的湖泊和水乡,而“关山”则象征了诗人所经历的艰辛历程。这两句诗通过对空间的刻画,表现了诗人离家的漫长岁月以及生活的艰辛。
颔联“故人频入梦,游子若为情”则转向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故人频入梦”来表达对故乡故人的深切怀念,而“游子若为情”则传达了身在异乡的诗人在面对这种思念时的无奈与哀愁。这里的“若为情”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中的“凭轩涕泗流”的意思,表明诗人的思乡之情无法抑制,只能在梦中相见。
颈联“家近吴王苑,身居义帝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家近吴王苑”意味着诗人离家已经不远,但是仍然无法回到故乡;“身居义帝城”则揭示了诗人现在所处的环境是战乱不断的地方,反映了诗人身处乱世、漂泊无依的处境。
尾联“平生鸡黍约,何日更寻盟”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故乡亲友的深深挂念。“平生鸡黍约”引用了《论语·微子》中子路说的“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的故事,表示诗人渴望回到家乡过上安定的生活;“何日更寻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何时才能回到故乡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身世之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乱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梦介卿感而有作 其一》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歌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
在南宋时期,战争频繁,国家动荡不安。当时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大片土地被金国占领。在这个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都渴望为国家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然而,当时的统治者却采取求和政策,这让许多有志之士感到痛心疾首。
蔡戡作为南宋的一位爱国诗人,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他在现实生活中曾多次上疏要求抗金,但都未能如愿。因此,他将自己的忧国之情寄托于诗歌之中,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