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李仲炳归 其三

标题包含
送李仲炳归 其三
思归恨臂不成翰,却笑谁令汝出山。 梦暂得归归未得,且编归梦寄书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思念家乡,遗憾手臂无法变成笔来书写心情,却又笑问是谁让你离开家园。 梦中的短暂回乡终究是空想,我将把回乡之梦寄托在书信中传递回家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思归”:渴望回家。这里指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2. “恨臂不成翰”:意为自己无法像鸟一样展翅飞翔回到故乡。“恨臂不成翰”意为遗憾手臂不能变成翅膀,这里使用了拟人手法。 3. “出山”:从山中出来,这里指的是离开家乡的含义。 4. “梦暂得归归未得”:梦中短暂地回到了家乡,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回到。这里是表达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回到家乡的痛苦心情。 5. “且编归梦寄书还”:暂时将回归的梦编织成文字寄回家中。这里的“书还”是指把思念之情寄托在书信中寄回家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家却又难以成行的无奈心情。首句“思归恨臂不成翰”,诗人以手臂比喻写作才华,表达自己对家乡思念之情却无法用笔墨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接着“却笑谁令汝出山”,诗人在无奈中自嘲,感叹是谁让自己离开家乡的。随后,“梦暂得归归未得”,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梦中暂时回到家乡,醒来却发现依然无法回去的现实困境。最后,“且编归梦寄书还”,诗人将归乡的愿望寄托在书信之中,以此慰藉自己的心灵。整首诗情感深沉,抒发了诗人在漂泊他乡时对家乡浓烈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李仲炳归》是明代诗人李叔与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具体时间为14世纪至17世纪。 在明朝时期,中国的社会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然而,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却面临着科举制度的限制和朝廷的腐败现象,这使得许多有才华的诗人在官场上受到排挤,从而转向文学创作,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李叔与作为明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当时的文人雅士喜爱。在这首诗《送李仲炳归 其三》中,他以归隐为主题,表达了与朋友离别时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这一时期,李叔与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未能取得功名。这使他感到无奈和失望,于是他选择了远离官场,投身于文学创作。 综上所述,《送李仲炳归 其三》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明朝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人的遭遇。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叔与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