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长命作岁除日立春
土牛巳着劝农鞭,苇索仍专捕鬼权。
且喜春盘兼守岁,莫嗟腊酒易经年。
东风渐入江梅梦,朔雪犹迷塞柳天。
元会明朝定何处,覊臣挥泪节旄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农夫们已经挥舞起春耕的鞭子,而在芦苇编成的绳索上仍然悬挂着专门捕捉恶鬼的神符。
应该高兴的是在春天的新芽间还能守住岁末的气氛,不要惋惜那些陈年旧酿的酒了。
春风渐渐吹进了江梅的梦,冬天的冰雪还在遮掩着塞外的柳枝。
明天的元旦庆祝会将在哪里举行呢?我这只漂泊的小鸟只能在前面的红旗下流泪。
去完善
释义
1. 善长命:作者的朋友名字,“善长”是对他的尊称。
2. 岁除日:除夕。
3.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4. 土牛:立春时节用泥土制作的耕牛形象,用来祭祀神灵,祈求农业丰收。
5. 劝农鞭:古代官吏在春耕时,手持鞭子督促农民耕种。
6. 苇索:芦苇编制的绳索,用于端午节驱邪辟邪。这里指代驱邪之意。
7. 春盘:立春日祭祀用的食品,通常包括生菜、果品等。
8. 腊酒:冬至后酿制的酒,通常在春节期间饮用。
9. 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
10. 江梅:江边生长的梅花。
11. 朔雪:北方的雪。
12. 塞柳:边塞地区的柳树。
13. 元会:古代的皇帝在元旦举行的朝见仪式。
14. 明朝:明天,明天的意思。
15. 羁臣:被流放在外的官员,这里是作者自称。
16. 节旄:节度使的仪仗,这里指代自己的职务。
去完善
赏析
赏析:朱弁的这首《善长命作岁除日立春》描绘了春节与立春交汇之时的景象。首联通过“土牛”和“苇索”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春节习俗,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颔联则通过“春盘”、“守岁”和“腊酒”三个节日活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岁月的感慨;颈联以“江梅”和“朔雪”两个自然景象,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冬天的留恋;尾联则以“元会”和“羁臣”为线索,传达了作者身处异乡、思念故土的心情。整首诗既有对传统佳节的颂扬,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雅的诗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弁的《善长命作岁除日立春》是他在北宋时期创作的。这一年是1076年,朱弁时年40岁左右。朱弁在这个时期正值人生的中年期,他的政治生涯相对稳定,学识渊博,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段时间里,他积累了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并积极参与文学活动,与其他文人墨客交流诗艺。
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文人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朱弁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当时文学风气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哲理和人生哲理。
在《善长命作岁除日立春》这首诗中,朱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他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之际对生活的祝福和期待。这首诗充分展示了朱弁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华,以及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