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叚,唤回郷梦雨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禾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月的风烟中,景物稀少;人们依然穿着冬装。
那片云朵仿佛凝结了离愁,微微细雨唤起乡愁。
山脚下桃花初开,柳树梢头的柳絮飘飞。
举杯送别春天,没有别的言语;羡慕你刚到就即将离去。
去完善
释义
1. 风烟:指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
2. 节物:季节性的景物。
3. 三月:农历三月。
4. 褚衣:即褚褐,古代贫贱者所穿的粗布衣服。这里比喻春天的衣装。
5. 结就:形容聚集而成。
6. 客愁:因离家在外而产生的忧愁。
7. 云片叚:指云朵飘荡不定。
8. 唤回:呼唤回还。
9. 郷梦:思乡的梦。
10. 雨霏微:细雨飘洒的样子。
11. 小桃山:诗中虚构的地名。
12. 初见:初次见到。
13. 弱柳:垂柳。
14. 沙头:沙滩边。
15. 絮:柳絮。
16. 禾飞:形容柳絮飘散在空中。
17. 无别语:没有别的言语。
18. 羡君:羡慕您。
19. 才到:刚到。
20. 便成归:很快就回到家乡。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送春》,诗人通过描绘春天即将离去时,人们留恋春天的情景,表达了不舍春光离去的情感。首句“风烟节物眼中稀”,描述了在暮春时节,景色逐渐稀少,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珍视。接下来,作者用“三月人犹恋褚衣”,表明了人们对春天的眷恋之情,即使到了暮春,仍不愿脱下冬衣。
第二联“结就客愁云片叚,唤回郷梦雨霏微”,主要叙述了作者因春日即将离去而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将乡愁比作一片云,春雨又使得他的思乡之梦愈发明显。此联传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惆怅。
第三联“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禾飞”,描述了春天离开前的景象,桃花初开,柳树飘絮,展现出春夏之交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在惋惜美好时光的流逝。
尾联“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表达了诗人送别春天的感慨。诗人饮酒送别春天,却无言以表,只因心中有太多的感慨和遗憾。同时,诗人羡慕那些一来到春天便能见到家乡的景物,感受到家的温暖的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春》是宋代诗人朱弁创作的一首咏春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朱弁生活在宋朝,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婉约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创作这首《送春》时,朱弁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他在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交游甚广,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逐渐感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许多抒发感慨、表达人生哲理的诗篇。
北宋年间,科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许多文人墨客投身于科举考试,希望获得功名。然而,科举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许多人因科举失利而终身潦倒。朱弁在科举道路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这首诗中,朱弁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春天象征着生机、活力和希望,然而在诗人眼中,春天也是短暂的,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这种感伤的情绪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哲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