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莫侍者
参禅只要见得尽,见得尽时无障碍。
六个门头长日开,声香味触常三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示:教导、展示。
2. 莫侍者:指僧人,莫是法号,侍者是僧人的一种职位。
3. 参禅:禅宗佛教修行方式之一,通过坐禅、观行等方式思考佛理,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
4. 尽:彻底、完全。
5. 无障碍:无阻碍,表示没有束缚和困惑。
6. 六个门头: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7. 长日开:永远敞开,比喻六根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是持续不断的。
8. 三昧:梵文音译,意为正定、正受,佛教修行中的一种精神境界,即心无杂念地专注于一境。
9. 声香味触:指六尘中的色、声、香、味、触五尘,是人感知外界事物的主要途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如珙的一首劝诫诗,写给其弟子莫侍者的。诗人以禅意为出发点,教导弟子如何修禅见性。诗歌整体呈现出一种谆谆教诲的意味,形象地描绘出参禅过程中应持有的态度和境界。
首句“参禅只要见得尽”中,“参禅”是一种佛教术语,指的是探究佛法真理的过程,“见得尽”则意味着在探究中能够洞察无遗,理解真谛。诗人以此表达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真正领悟禅意,关键在于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接下来的一句“见得尽时无障碍”,进一步强调领悟禅意的关键在于认识的无阻碍,如此便能进入一个畅通无阻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六个门头长日开,声香味触常三昧”,是对这一领悟过程的生动描绘。其中“六个门头”在佛教中指人的六种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长日开”意味着时时刻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而“声香味触常三昧”则表达了在参禅过程中,要摒弃世俗欲望,不执着于声色犬马,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总之,这首诗意在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引导读者认识参禅的真谛,理解要在禅意修行中破除一切障碍,达到无碍之境。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弟子们的期望与教诲,希望他们能在生活中时刻保持觉悟之心,领悟禅意的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示莫侍者》是南宋诗人释如珙的作品。它创作于公元1259年前后,即南宋理宗时期。释如珙为南宋著名诗僧,曾游历全国各地,广交文人士大夫。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衰落,北方领土被金人侵占,局势动荡不安。然而,释如珙在诗中表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禅意,传达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见解和领悟。这首诗通过对“木鱼声”、“松竹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