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
不到西湖今几时,十年双鬓欲如丝。
难寻和靖题诗处,空见梅花成老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孤山: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一座小山,是北宋诗人林逋的隐居地。
2. 西湖:指位于杭州市区的西湖景区,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3. 和靖:即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诗人,隐逸之士。谥号和靖先生。他幼年家贫,性恬淡好古,初游江淮间,后归隐于杭州西湖的孤山,筑庐结社,终生不仕不娶。
去完善
赏析
《孤山》薛师石: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篇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和靖先生(林逋)在孤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先,诗人提到自己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没能来到西湖,双鬓已经斑白,时光荏苒的感触油然而生。接着,诗人发现难以寻觅和靖当年题诗的地方,只看到那苍老的梅树枝头。此处表达出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对历史岁月的流逝产生了深深的无奈和哀愁。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孤山》是南宋诗人薛师石的一首描绘孤山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后的嘉定年间(1208-1224年)。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金朝和南宋的对立时期,北方战事频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薛师石,字景石,号瓜庐,江苏苏州人,生活于南宋末年。他是抗金名将薛仲明的后裔,年轻时即以诗才著称,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交往密切。薛师石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士大夫阶层多沉溺于诗酒风流,逃避现实。而薛师石则选择在乡村过著简朴的生活,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诗歌之中。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孤山》便是其中的一例,通过对孤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