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

标题包含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
势压苍崖险可惊,攀云半日到轩楹。 旁观竹树回环翠,下视湖山表里清。 惭觉愁随烟霭散,只疑身有羽翰生。 他年君挂朱轓后,蜡屐邛枝伴此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气势磅礴的山势让人惊叹,攀登上云端仿佛一步就能到达书房门前。四周环绕的竹子树木如翡翠般翠绿,放眼望去,湖泊和山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渐渐感到忧愁和烦恼像烟雾一样消散,我仿佛生出了一双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这片美景之中。未来有一天,你也走上了仕途,我们可以一起穿上舒适的鞋子,踏上那美好的旅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关都官:指苏舜钦自己,他在杭州任过都官员外郎的职务。 2. 孤山:位于杭州市西湖的一座小岛,上有著名佛教寺庙永明寺等古迹。 3. 四照阁:位于孤山上的一个建筑。 4. 苍崖:暗色的山崖。 5. 轩楹:宫殿或屋宇的柱子。这里指四照阁的建筑结构。 6. 竹树回环翠:描述周围绿色竹林与树木环绕的美丽景色。 7. 湖山表里清:意指湖面倒映出的山景分外清晰,如同一幅画卷。 8. 惭觉愁随烟霭散:表示自己游赏美景时,内心的愁绪似乎随着烟雾消散。 9. 只疑身有羽翰生:意指感觉自己像长了翅膀一般,可以飞翔在这片美好山水间。 10. 他年君挂朱轓后:朱轓是指古代高官的红色马鞭。这句是作者设想未来的某天友人升任显要职位后来此处游玩的场景。 11. 蜡屐邛枝伴此行:蜡屐是一种涂抹了蜂蜡防止潮湿的木屐。这句表示二人将穿起木屐一起漫步在美好的大自然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孤山四照阁时的所见所思。首联写景,通过“势压苍崖”的楼阁和险峻的山势展现出作者不畏艰险的决心和毅力。颔联则从视觉的角度展示出竹子环绕、湖泊山峦的美景。颈联笔锋一转,借景抒情,表达诗人置身仙境般的美景时,内心的忧愁似乎也消散在烟霭之中,令人恍若生出翅膀一般。尾联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希望有朝一日与友人一起欣赏这美好的风光。全诗既描绘了孤山四照阁壮丽景色,又表达了作者丰富而复杂的心情,展现了苏轼才情横溢的一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关都官孤山四照阁》,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的作品。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45年,正值宋朝政治比较稳定的时期。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苏舜钦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担任礼部会试主考官,后因涉“奏邸狱”而被贬谪到外地。然而,这段人生低谷并没有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在孤山四照阁的游历过程中,他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 在诗人的时代背景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热衷于品鉴山水、抒发情感,因此,诗歌成为了表达思想、传达观念的重要载体。此外,宋朝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使得文人墨客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欣赏自然景观。 综上所述,《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这首诗是在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背景下,由身处人生低谷的苏舜钦创作的。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描绘了孤山四照阁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