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标题包含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牵牛南渡象昭回,学凤楼成帝女来。 平旦鹓鸾歌舞席,方宵鹦鹉献酬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牵牛星向着南方前行,如同展现出回环的美丽景象;学习凤凰展翅的样子,有如皇家公主降临人间。在黎明时分,群英荟萃如鸾鸟翔集,晚上的宴席上,鹦鹉学舌般地献上酬答之杯。
去完善
释义
1. 牵牛南渡:指七夕时牵牛星渡过银河与织女星相会。这里用来比喻安乐公主新宅的建成。 2. 象昭回:象征天子的车驾返回来考察百姓是否安居乐业。昭,光明;回,旋转。 3. 学凤楼:指安乐公主新宅。凤凰是皇家的象征,用“学凤”表示皇家气派。 4. 平旦:清晨。 5. 鹓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常用来比喻皇帝的来临或皇族的昌盛。这里指安乐公主宴请的贵宾。 6. 方宵:正要开始夜晚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牵牛南渡象昭回,学凤楼成帝女来。”采用比喻手法,以“牵牛南渡”象征帝王南巡,突显皇家气派;又以“学凤楼成”暗含安乐公主地位尊贵。 颔联“平旦鹓鸾歌舞席,方宵鹦鹉献酬杯。”描绘了安乐公主新宅的繁华景象,歌舞升平、美酒佳肴,一派贵族气派。其中“平旦”表示天明时分,而“方宵”则代表夜晚降临,形象地展现了昼夜狂欢的热闹场景。 全诗通过对安乐公主新宅豪华场面的描述,以及借喻和暗示的手法,传达了皇家的繁荣与奢华,同时表达了对安乐公主及其家族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是唐朝诗人李乂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710年,正值唐朝开元年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乂作为一名官员,受到了皇帝的宠信。他的这首诗就是在皇帝命令下为庆祝安乐公主新建府邸而创作的。在诗中,李乂表达了对皇室的敬意和对安乐公主新居的祝福。 然而,这个时期也是唐朝政治逐渐腐化的时期。皇亲国戚们开始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生活奢侈无度。安乐公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凭借自己的地位和权势,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然而,作为皇帝身边的官员,李乂在诗中并没有直接批判这种腐败现象,而是选择了迎合皇帝和权贵的喜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堕落。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