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三日祓禊渭滨
上林花鸟暮春时,上巳陪游乐在兹。
此日欣逢临渭赏,昔年空道济汾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在上林苑欣赏花鸟,三月三日的游玩让人乐在其中。
今天很高兴能来欣赏美丽的风景,回想过去曾有人说这里的美丽可以与济汾媲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此处泛指美丽的园林景致。
2. 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
3. 上巳:又称“巳日”,古时候的一种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欢庆。
4. 乐在兹:快乐的地方就在这。兹,这,这个。
5. 临渭赏:在渭河边欣赏美景。
6. 昔年:以前,这里指的是作者以前曾经渡汾河的时候。
7. 空道:白白地谈论,意指未能实现。
8. 济汾词:渡过汾河的诗词,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之前的作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作者在渭水边游玩的情景,以及对自己过去的一段回忆。首句通过“上林花鸟”展示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接着作者提到“上巳陪游乐在兹”,表达出对此次出游的喜悦和对陪伴者的感激之情。诗的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的感慨:今日与友人共赏美景,回想起过去的时光,虽然也曾有美好的经历,但现在却只能成为回忆。诗人以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对于流逝时光的无奈和惋惜,以及对现世生活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三日祓禊渭滨》是唐代诗人李乂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高宗时期(公元650年-683年),这一时期正值唐朝的鼎盛阶段,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李乂的人生际遇也颇为丰富。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年轻时就显露出了非凡的才学,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曾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如尚书郎、中书舍人等,为国家的治理做出了贡献。然而,他也曾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而遭到贬谪。在晚年时,他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
在唐高宗时期,社会风气崇尚文学,文人墨客之间相互唱和,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因此,李乂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这种氛围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他也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人那样,通过祓禊仪式祈求平安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