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罗汉阁煎茶应供

标题包含
罗汉阁煎茶应供
宝炉香散晓烟寒,净几供茶遶座看。 已爱六花金缕异,更惊三啜翠痕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香炉里的香气在清晨的寒冷中散去,洁净的几案上摆放着茶水供我们欣赏。我们已经喜欢上了这个金色的六角形花纹,更加惊讶的是三杯茶水中的绿色痕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罗汉阁:楼阁名,相传为佛教罗汉所居之地。 2. 煎茶:泡茶。 3. 应供:僧侣接受施舍的膳食。 4. 宝炉:装饰华丽的香炉。 5. 香散:香气散发。 6. 晓烟:早晨的烟雾。 7. 净几:干净的桌子。 8. 六花金缕:形容茶汤表面的泡沫形状。 9. 三啜:喝茶时三次品味。 10. 翠痕:茶叶的颜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罗汉阁为背景,描绘了清晨时分煎茶待客的场景。首句“宝炉香散晓烟寒”描述了罗汉阁内焚香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静的氛围。次句“净几供茶遶座看”则展现出煮茶待客的情景,令人感受到主客之间的融洽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诗“已爱六花金缕异,更惊三啜翠痕干”,诗人通过赞美茶汤如金缕般的美味和赞叹翠痕般的茶色,表达了对茶的喜爱之情。整首诗通过对罗汉阁煎茶待客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品茗生活的优雅与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汉阁煎茶应供》是南宋诗人刘珵的一首描述品茗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初期,此时的中原已经失去了北宋的富饶繁华,金兵入侵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墨客依然保持了独特的茶文化传统。 诗的作者刘珵,是南宋的一位士大夫,他在当时的官场生涯颇为波折。他曾因为直言不讳,多次遭到贬谪,但他始终秉持着清正廉洁的操守。在诗歌中,他描绘了罗汉阁这个独特的品茶环境,通过茶禅一味的表达,既反映了他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也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淡定从容的心态。 在刘珵生活的时期,除了战乱之外,文人士大夫们仍然保持着高雅的文化生活,茶艺成为了他们寄情抒怀的重要方式。尤其是禅宗文化的影响,使得茶叶成为寓意净心、清静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希望在纷乱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因此,尽管刘珵身处逆境,但他的这首《罗汉阁煎茶应供》仍然是那一时期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