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西湖十洲 竹屿
翠云摇曳波心起,清影扶疏月际来。
结实终期丹凤至,虚心聊映小桃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云朵在波心中摇曳升起,清秀的影子在月光下扶疏舒展。最终期待凤凰的到来,谦虚的心仅能映照出桃花的开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翠云:指绿色的竹叶。
2. 摇曳:形容竹子的枝叶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
3. 波心起:指竹叶在水面上投下的倒影随水波浮动。
4. 清影:指竹子挺拔直立的身影。
5. 扶疏:形容枝叶茂盛的样子。
6. 月际:指月亮的倒影在湖面上。
7. 结实:指竹子结果,这里指的是竹笋生长成竹子。
8. 终期:期待,期望。
9. 丹凤:凤凰的一种,象征着祥瑞。
10. 虚心:竹子的品质之一,代表着谦逊的品质。
11. 聊映:略微显现。
12. 小桃:桃花的一种,这里用来比喻竹子的新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十洲的竹屿之美。首句“翠云摇曳波心起”以翠云的动态形象,展现了竹子在湖面上的倒影,仿佛在波心中摇曳生姿。第二句“清影扶疏月际来”则通过月光下竹子的影子,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高洁和清雅。
第三句“结实终期丹凤至”中的“丹凤”象征着凤凰,意味着竹子的果实成熟时,将有凤凰降临,以此赞美竹子的高尚品质。最后一句“虚心聊映小桃开”则用桃花的开放映衬竹子的谦虚与低调。整首诗既描绘了竹子之美,又体现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1世纪的北宋时期,刘珵写下了这首《咏西湖十洲 竹屿》。这个时期正是宋朝经济、文化繁荣的高峰,尤其是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更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湖十洲则位于浙江杭州,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
刘珵作为当时的一位文人雅士,时常流连于山水之间,吟咏风光。他的生活虽然看似安逸,但在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理想和抱负却受到了一定的压抑。由于社会等级观念严格,他们很难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往往只能将精力投入到文学艺术的创作之中。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十洲中的竹屿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忧郁,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