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凤凰山

标题包含
凤凰山
凤兮未至德非衰,端为漫山水去迟。 翠竹成阴有新实,与君朝夕看来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凤鸟啊,还没有达到崇高的品德,只是因为游遍山水而迟到。翠绿的竹子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呈现出崭新的果实,我将与你朝夕相处,共同观赏这些美好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凤兮:凤凰啊。这里表示诗人向往的祥瑞之物,希望凤凰降临,带来好运。 2. 至德:指德行达到最高峰。 3. 非衰:并非衰退、失去生气的意思。 4. 端为:多半是因为。 5. 漫:这里是让、使的意思。 6. 水去迟:水流迟缓。 7. 翠竹成阴:翠绿的竹子长成一片阴凉地。 8. 有新实:有新的果实产生。 9. 与君:和你一起。 10. 朝夕:从早到晚。 11. 来仪:到来并展示美好的形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山的景象,诗人以凤凰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首句“凤兮未至德非衰”,作者以凤凰比喻高尚的品德,强调即使凤凰没有出现,但并不代表道德已经衰败。第二句“端为漫山水去迟”则表达出诗人对于山水景色的热爱和赞美,强调了山水景色带给人的美感。接下来两句“翠竹成阴有新实,与君朝夕看来仪”,作者通过描绘翠竹的新绿和新生的果实,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欣赏美景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诗意盎然,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凰山》是明朝诗人钱闻诗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凤凰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末清初(约1644年),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钱闻诗经历了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建立,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他曾担任明朝官员,但因时局动荡而辞职归隐,过上了田园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也对自然山水有了更深的眷恋。 钱闻诗生活在明朝末期,这是一个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代。明朝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最终导致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攻破北京,推翻了明朝统治。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满族势力也逐渐崛起,最终建立了清朝政权。这些时代背景为钱闻诗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