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涤洞

标题包含
大涤洞
大涤山藏碧玉函,神龙护穴虎驯岩。 华阳邃道通仙处,始见元同骨不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大涤山的深处隐藏着一块碧绿如玉的石碑,它的周围有神龙守护洞穴,而猛虎则在山岩上静静地栖息。在山间的幽深小道上,可以通往神秘的仙境之地,在那里,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神仙——元同真人,他的风采确实非同凡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大涤洞:地点名称,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附近。 2. 碧玉函:形容山间藏有珍贵的宝石或者珍贵的东西。 3. 神龙:传说中拥有神奇力量的龙。 4. 护穴:守护洞穴的意思。 5. 虎驯岩:老虎在岩石中显得驯服的意思。 6. 华阳:古华阴县境内的华山之北,泛指中国西部地区。 7. 邃道:深邃的道路或通道。 8. 元同:仙人名,具体生平事迹无详细记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涤山的神秘与仙境般的景象。首句“大涤山藏碧玉函”,通过“碧玉函”这一形象描述,展现出大涤山的隐藏宝藏,让人产生无尽的想象空间。第二句“神龙护穴虎驯岩”则进一步强调了大涤山的险峻与威严,“神龙护穴”寓意着神秘的力量守护此处,而“虎驯岩”则暗示了此处环境的恶劣,更显出大涤山的雄壮之美。 第三句“华阳邃道通仙处”,提到了通往仙境的道路,呼应了前两句中的神秘氛围,同时也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最后一句“始见元同骨不凡”,则是诗人的感慨,他认为在这里终于看到了非同凡响的神仙风范。全诗以此结尾,给人留下了无尽的回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涤洞》是明代诗人徐安国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明朝初年。此时徐安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由于官场斗争失败,他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在这期间,他游历名山大川,结交诗友,抒发心中的感慨,《大涤洞》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这个时期的明朝刚刚建立不久,社会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但由于长期的战乱和剥削,民生凋敝,经济残破。而此时的文人墨客们则大多经历了元末的战乱,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成为他们共同的心声。因此,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徐安国的诗歌往往流露出一种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