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竹生花

标题包含
咏竹生花
竹老方作花,清气应自结。 结实成琅玕,中心抱冰雪。 世人弗肯食,欲献终不屑。 凤凰在高冈,音响方节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崇嶓(1895-1970),字子云,号竹君,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赵崇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文学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竹老":指竹子生长到一定时间后,才能开花。这里的老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示生长时间长。 2. "方":才,表示时间上的开始或产生。 3. "作花":开出花朵。 4. "清气":清新之气,此处借指竹子的品质。 5. "应自结":自然形成。 6. "结实":果实成熟。 7. "琅玕":古人用来形容玉石,此处借指竹子果实的坚硬质感。 8. "中心":核心部分。 9. "抱冰雪":比喻竹子果实的纯洁无瑕。 10. "弗肯食":不肯食用,表示人们对竹子果实的珍视。 11. "欲献":想要奉献给凤凰。 12. "终不屑":始终不愿意。 13.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和高贵。 14. "高冈":高山。 15. "音响":声音响度。 16. "方节节":形容声音清晰洪亮。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以竹为题的哲理诗。诗人通过赞美竹的品质,展示了其高洁的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竹老方作花,清气应自结”,表达了竹子在成熟过程中自然散发出的清香,象征着一种高尚的品性,这也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结实成琅玕,中心抱冰雪”则用琅玕这种玉石般的竹子果实比喻诗人的品行如同冰雪般纯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世事洞明后的冷静与淡泊。 “世人弗肯食,欲献终不屑”意味着诗人虽才华横溢却并不屑于迎合世俗,宁愿像凤凰一样栖息在高山之上,发出清越高亢的声音。这不仅是对竹子的赞美,更是诗人自身形象的投影,表达了他的独立精神和超脱尘世的追求。整首诗风格独特,富含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年间,赵崇嶓的这首《咏竹生花》是一首描绘竹子和花卉的诗。在这段时间里,诗人赵崇嶓正处于他人生的黄金时期,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有所成就。他的诗歌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而著称,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一例。 在那个时代,宋代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创作诗词歌赋,他们常常在闲暇之余,相聚一堂,吟诗作对。赵崇嶓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逐渐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才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被授予了官职,这使得他的生活充满了荣光。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也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琐事,关心自然界的万物。在他的眼中,竹子与花卉不再仅仅是植物,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生活的美好。 在这首诗中,赵崇嶓通过对竹子和花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赞美竹子的坚韧不屈,同时也欣赏花卉的美丽与芬芳。他认为,无论是竹子还是花卉,都是生命的象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