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村舍壁
柔风十里日曈眬,雨后陂塘野水通。
两岸柳烟笼晓绿,数枝桃露滴春红。
明知钟鼎众皆羡,到了山林味不同。
田父殷勤邀我坐,一盂白饭一盂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和煦的微风在阳光下笼罩着十里的原野,雨后的池塘与河水相互贯通。两边的柳树上烟雾般的绿意弥漫着清晨的清新,几枝桃花上的露水如春天的色彩点缀其中。世人皆知身在繁华会惹人羡慕,然而当身至山林中,品尝到的又是别样的风味。农民热情地邀请我坐下,简单的米饭和青菜让我感受到了家的味道。
去完善
释义
1. 柔风:轻柔的微风。
2. 曈矇:光线模糊不清的样子。
3. 陂塘:池塘。
4. 柳烟:指柳树枝叶间的水雾。
5. 笼晓绿:笼罩在清晨的绿色之中。
6. 桃露:桃花上的露水。
7. 滴春红:沾染了春天的红色。
8. 钟鼎:指繁华的生活。
9. 到:体会。
10. 味不同:比喻山中生活与繁华生活的体验不同。
11. 田父:农民。
12. 盂: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13. 白饭:米食。
14. 菘:白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画面,表现了诗人向往和热爱自然、亲近百姓的情怀。
首联“柔风十里日曈眬,雨后陂塘野水通”,写出了春雨过后,田野间水流畅通的情景,让人感到清新宜人。
颔联“两岸柳烟笼晓绿,数枝桃露滴春红”,通过柳烟和桃露两个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美景。
颈联“明知钟鼎众皆羡,到了山林味不同”,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生活的态度,他深知钟鸣鼎食的生活惹人羡慕,但真正投身于山林田园之中,才能品味到其中的别样滋味。
尾联“田父殷勤邀我坐,一盂白饭一盂菘”,展现了诗人与农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诗人在田间同农民共饮的喜悦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村舍壁》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后期,具体年份不详。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末年,当时宋朝正面临着北方金国的侵略,局势动荡不安。
在创作这首诗时,赵汝鐩正身处一个农村村落,他看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朴实与宁静。或许他是因为战乱而被迫来到这里的,但他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赵汝鐩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他曾是南宋的一名官员,但在官场并不得意。后来,由于金兵的入侵,他的家乡被毁,生活陷入困境。在这段时间里,他辗转流离,尝尽了人间冷暖。然而,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民间疾苦,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题村舍壁》这首诗中,赵汝鐩以农村为背景,描绘了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他用简练的诗句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和朴实,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生活的期盼。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赵汝鐩本人的人生经历,也反映了南宋末年动荡的社会现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