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见筼窗先生

标题包含
见筼窗先生
关扃守残经,坐几刓无漆。 风惊雨劫破窗寒,猛心直矢圣贤室。 蛰蝇眩光弹夜纸,一膜不透千千里。 帢帻檠奎照屋明,中津弗截衣带水。 敦彝久掩生深尘,大启户牖来无人。 眼中孺子差可语,可语不语悔千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关上门,守护着古老的经书,坐在磨损的木椅上,已看不到曾经涂抹的漆痕。窗外寒风呼啸着,仿佛要撕破风雨侵蚀过的窗户,我仍然坚守在这里,追求着圣贤的智慧。夜晚来临,微弱的灯光下,一只迷途的苍蝇在纸窗前碰壁,好像隔着千万里都无法穿透这层薄膜。头顶上的灯照亮了房间,但我仍觉得像是隔岸观火,无法触及。古老的器皿长久地掩盖在灰尘之下,敞开的大门与窗户却无人来访。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有幸遇到了那个可以交谈的孩子,可是没有说出来,留下了永恒的遗憾。
去完善
释义
1. "关扃":意指关闭门窗,原指防止盗贼进入的锁具,这里形容闭关自守的状态。 2. "守残经":守着残破的经典书籍,意指专注研读古代经典。 3. "几":一种古代的家具,供人凭依或放置物品的小桌子。 4. "刓无漆":意为雕刻得坑坑洼洼,没有涂抹过油漆,表明桌子的破旧程度。 5. "风惊雨劫":风雨侵扰,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 6. "破窗寒":寒风透过破损的窗户吹进来,暗示环境的寒冷。 7. "猛心直矢":形容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精神风貌。 8. "圣贤室":指代儒家经典著作,这里是作者研读的目的所在。 9. "蛰蝇":冬眠的苍蝇,比喻隐居不出的生活状态。 10. "眩光弹夜纸":在夜间灯光下阅读纸张泛起的光泽。 11. "一膜不透千千里":即一眼望尽千里的意思,形容视野开阔。 12. "帢帻":古代的便帽。 13. "檠奎照屋明":形容明亮的烛光照亮整个屋子。 14. "中津弗截衣带水":借用晋人王濬的故事,意指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自己读书的志向。 15. "敦彝":古代的礼器,这里指诗书礼仪。 16. "生深尘":长期封闭使器物上积满了灰尘。 17. "大启户牖来无人":敞开大门,等待贤才的到来,却无人来访。 18. "眼中孺子差可语":看到眼前这些孩子还可以交流一下。 19. "可语不语悔千古":原本可以教育的人却不去教育,这是让作者感到悔恨的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的所见所思。首联描述了诗人所居环境的简陋和陈旧,凸显了诗人生活的清贫和坚定志向。颔联通过风雨交加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勇气,而“猛心直矢圣贤室”则表达了诗人向圣贤学习的决心。颈联借助蛰蝇、光弹、千里等元素,展现出诗人勤学不倦的精神面貌。尾联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期待,强调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流的心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的强烈使命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见筼窗先生》是南宋诗人车若水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76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灭亡之际,元朝逐渐崛起并统一中国,社会动荡不安。 在车若水生活的时代,他的人生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不愿附和权贵而辞官归隐。在南宋末年,他目睹了国家兴衰,感受到百姓的痛苦,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在内忧方面,统治者昏庸无能,官场腐败严重;在外患方面,蒙古军队不断南侵,威胁到南宋的存亡。在这样的背景下,车若水通过对筼窗先生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文人墨客的敬仰和对忠诚贤能之士的期盼,同时也揭示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