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立斋先生
元元含望久,及是事方新。
四海看更化,皇天忍误人。
多于闲论议,得听古经纶。
岂不怀斯世,吾今爱此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久以来一直有所期待,如今事情才刚刚开始新鲜。
整个天下都在看变革,老天爷也不能容忍犯错的人。
多一些悠闲议论,听取古代的治理之道。
我怎会不关心这个世界,只是现在我更爱我自己。
去完善
释义
1. 元元:泛指百姓,即普通民众。
2. 含望:期盼期望。
3. 及是:指等待此时,等到这个时候。
4. 事方新:事情刚刚开始。
5. 四海:代指全国,所有的地方。
6. 更化:指改变、变革。
7. 皇天:皇帝,君主。
8. 闲论议:无关紧要的议论。
9. 古经纶:古代治理国家的策略或道理。
10. 岂不怀斯世:怎么能不关心这个世界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恸立斋先生》是南宋诗人车若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时政的关注和对立斋先生的哀悼之情。诗歌的意境深沉,言辞犀利,体现出诗人悲悯与愤懑相交织的情感特征。
首联“元元含望久,及是事方新。”描述了百姓期待已久的愿望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然而世事却是刚刚开始更新。这里“元元”泛指广大的民众,表现了诗人的民本思想。
颔联“四海看更化,皇天忍误人。”指出在全国各地,人们对新的变革充满期待,但苍天却仿佛在故意捉弄世人,使得变革并未完全实现。这里的“皇天”意指天命、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不公命运的无奈和愤怒。
颈联“多于闲论议,得听古经纶。”揭露了当时的人们过多地沉迷于空谈议论,很少听到古人治国安邦的真知灼见。这句诗歌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状况的不满,以及对古代圣贤之道的向往。
尾联“岂不怀斯世,吾今爱此身。”表明诗人并非不关心国家兴亡,只是现在他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深沉的自省,也透露出诗人面对现实无力回天的悲哀。整首诗既展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又流露出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恸立斋先生》,创作于元朝至正年间,作者为车若水。在这段时间里,元世祖忽必烈完成了对南宋的征服,建立了元朝,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车若水的时代,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知识分子地位较低。然而,车若水作为一位汉人学者,却在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擅长文学和诗词,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诗中,车若水表达了对立斋先生的哀悼之情。立斋先生是车若水的好友,他们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友谊。然而,立斋先生不幸离世,使车若水感到痛惜不已。在这首诗中,车若水通过追忆他们曾经的时光,表达了失去挚友的悲痛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