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不寐

标题包含
不寐
通夕不能寐,隔户闻钟声。 野鸡四方啼,披衣天未明。 萧条六合内,耿耿华发生。 断鼇何能立四极,杞人忧天自心失。 黄昏野沽添一盂,孔孟行世非我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夜难以入睡,隔着门窗听到远处钟声回荡。 周围的野鸡四处啼叫,穿衣起身天色还早。 在天地间的寂静之中,心中暗暗生起忧虑。 断鳌如何能支撑起天地四方?杞人忧天不过是内心的迷失。 在黄昏时的乡村酒馆,再添一碗浊酒,孔孟之道能传承于世间,并非我一人之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通夕:整个晚上。 2. 隔户:隔壁的房屋。 3. 雉鸡:也叫野鸡,一种鸟类。 4. 四方:指四面八方。 5. 披衣:穿上衣服。 6. 未明:天色未亮。 7. 萧条:形容冷清、寂寞的景象。 8. 六合:古人以天地四方为六合。 9. 耿耿:明亮的样子。 10. 华发:花白头发,形容老年人头发变白。 11. 断鼇:传说中折断天柱的鼇鱼。 12. 四极:指天的四角。 13. 杞人忧天:典出《列子·天瑞》,比喻毫无根据的忧虑。 14. 野沽:乡村的酒肆。 15. 添一盂:倒满一杯酒。 16. 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并称。
去完善
赏析
车若水的《不寐》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无法入睡的场景。“通夕不能寐”表现了作者的失眠状态,而“隔户闻钟声”则强调了周围环境的静谧。接着,“野鸡四方啼,披衣天未明”形象地描述了黎明前的景象,为下文铺垫了情绪。 诗人随后表达了他的忧虑和对现实的反思:“萧条六合内,耿耿华发生。”他感叹世界之广漠和自己的年华老去,以此引出了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然后,他通过“断鼇何能立四极,杞人忧天自心失”表达了自己对杞人忧天的看法,揭示了人类在面对浩瀚宇宙时的渺小和无能为力。最后,他以“黄昏野沽添一盂,孔孟行世非我力”强调了自己的无力感,认为即使像孔子和孟子这样的先贤也无法左右世界的运行。 整首诗展示了诗人在黑夜中深入思考的情景,表达了他在面对广袤宇宙时所产生的感慨和无力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不寐》是南宋诗人车若水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于公元1265年。在车若水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宋末年,金兵入侵,南宋朝廷风雨飘摇的时期。 在这一年里,车若水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壮志难酬。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更加勤奋地学习,希望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这种精神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赏。 在那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有强敌入侵,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车若水目睹了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懑。他的诗作大多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众疾苦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在这首诗《不寐》中,车若水以失眠为主题,表达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坚韧意志。他坚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勇敢面对困境的精神,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