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涧寻梅思先祖隘轩著书处
涧水流亭北,莓苔片石平。
寒山几点白,残日一杯清。
希圣言犹在,斯人天不生。
当年结深屋,岂为适闲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文:
溪水从亭子北侧流过,苔藓覆盖着的岩石平坦如镜。
寒冷的山间有几株白梅点缀,落日余晖下饮一杯清茶。
怀想圣贤之言仍在耳畔,这位贤人仿佛天生不凡。
曾经在此搭建深宅大院,岂止是为了闲适的情趣。
去完善
释义
《玉涧寻梅思先祖隘轩著书处》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车若水的作品。以下是词句注释:
1. 玉涧:诗中的玉涧,是指的一处景色优美的溪流。
2. 寻梅:寻找梅花盛开的地点。
3. 思先祖隘轩著书处:思考祖先们曾经在此狭窄的轩室中写作的地方。
4. 涧水流亭北:流经亭子北边的溪流。
5. 莓苔片石平:莓苔覆盖了平坦的石头表面。
6. 寒山几点白:寒冷的山区里点缀着几株白色的梅花。
7. 残日一杯清: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杯中的清水上。
8. 希圣言犹在:期望圣人的教诲依然留存于世。
9. 斯人天不生:这样的贤人应该受到世人的敬仰。
10. 当年结深屋:昔日在这里建造了深邃的书房。
11. 岂为适闲情:祖先们在此著书并非为了消磨闲暇时光。
去完善
赏析
《玉涧寻梅思先祖隘轩著书处》是一首表达怀念和敬仰先人的诗作。诗人以寻找梅花为主线,引出了对已故祖先的深切思念和对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的珍视。这首诗通过描绘涧水、莓苔、寒山等自然景象,以及日月等天文现象,构造了一幅静谧、宁馨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追寻。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希圣”、“斯人”等词,凸显了对先人智慧和品格的敬佩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格调高雅,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玉涧寻梅思先祖隘轩著书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学者、诗人车若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理宗时期(1225-1264年),当时车若水正值中年,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偏安江南,虽然经济相对繁荣,但政治环境却十分动荡。车若水作为一位学者,在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时,心中难免会生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他在《玉涧寻梅思先祖隘轩著书处》这首诗中,通过回忆先祖隘轩著书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家族历史的怀念和对学术研究的执着追求。
此外,车若水在当时还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因此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精神归宿的向往。这些思想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这首《玉涧寻梅思先祖隘轩著书处》成为了一首富有哲理和深厚情感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