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又二年经此再题

标题包含
又二年经此再题
石坛流水共苍苔,青竹林间一径开。 可惜梨花飞已尽,前年游客始重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铚(1038-1116),字性之,号汝阴老民,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王珪是著名学者,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要职。 王铚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历任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石砌的花坛与流水、苍苔相互映衬,一条小径穿过了绿意盎然的竹林。令人惋惜的是,梨花已经飘零殆尽,前年的游客才又再次来此探访。
去完善
释义
《又二年经此再题》注释: 1. 石坛:指用石头砌成的祭坛或佛坛。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一个景点。 2. 流水:指流动的水,可能是指山间的溪水或瀑布。 3. 苍苔:指生长在阴处潮湿地方的苔藓植物。这里的“苍”是形容词,表示深青色。 4. 青竹:绿色的竹子,这里用来描绘环境之美。 5. 一径:一条小路,这里形容诗人行走的小道。 6. 可惜:令人惋惜的,表达遗憾的情感。 7. 梨花:指梨树上开出的花朵。 8. 飞已尽:指梨花的凋谢。 9. 前年游客:指诗人自己,因为题目中说是“又二年经此再题”,所以可以推断诗人是两年前的游客。 10. 始重来:开始再次来到这里,意味着诗人再次来到这个他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又二年经此再题》中,诗人王铚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诗歌的首句“石坛流水共苍苔”,通过对石坛上流淌的溪水以及覆盖其上的青苔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古朴、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一句“青竹林间一径开”,则通过描述竹林中的一条小径,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场景。 然而,这首诗并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在第三句“可惜梨花飞已尽”中,诗人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美好事物不再的感慨。在这里,“梨花飞已尽”象征着春天已经离去,美好的景色已经消逝。这种遗憾之情,使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 而在最后一句“前年游客始重来”中,诗人通过对“前年游客”的描述,揭示了诗中的“我”已经是第二次来到这个地方。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故地重游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于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又二年经此再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诗歌既具有优美的画面感,又充满了深刻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二年经此再题》是南宋诗人王铚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5年,即宋孝宗乾道元年,当时南宋与金国正处于和战交替的时期。 在这一年间,王铚的家乡遭到战乱的影响,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在此之前,他的父亲在战乱中离世,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报国之志。然而,他在朝中并未得到重用,而是被贬为地方官,这使得他对现实充满了无奈和愤懑。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北方的金国势力逐渐壮大,对南宋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南宋朝廷内部,权臣秦桧把持朝政,排斥异己,使得国家政治日益腐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王铚心怀忧虑,以诗抒发自己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