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题州宅
昔览微之州宅篇,待将屏障写山川。
更看白傅明月句,欲上高楼跨紫烟。
盘纡星斗旁六郡,零落风骚三百年。
乔木自存人自远,可怜香案旧神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游览过的地区里,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光,它们仿佛是天然的屏障,描绘出山川的壮丽景色。
同时,我还欣赏了白居易的诗句,他曾在月光下登高望远,那高楼仿佛要飞越紫色的云烟。
那里曾是星罗棋布般的六郡,也留下了历代诗人的杰作,见证了三百年的风华绝代。然而物是人非,过去的神仙如今已不在人间,唯有那些古老的乔木仍在诉说着往事。
去完善
释义
昔览微之州宅篇:此处提到“微之”是指唐代文人元稹,他曾任监察御史、尚书右丞等官职,工诗善文,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这里的“州宅篇”指的是元稹在地方任职时所写的关于州宅的诗篇。
待将屏障写山川:表示想要用画屏来描绘山水风光。
更看白傅明月句:此处提到“白傅”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因其曾官至太子少傅,故称“白傅”。这里的“明月句”可能是指白居易的某首咏月诗歌中的句子。
零落风骚三百年:这句话表示诗人在感叹过去三百年的风流才子逐渐凋零。
乔木自存人自远:此句表达了树仍在但人已远的感慨,暗示人事变迁,物是人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再题州宅”,诗人张伯玉通过对白居易和元稹诗歌的借鉴和引申,表达了对州宅环境、历史底蕴以及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以白居易和元稹的诗歌作为切入点,展现州宅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颔联借用白傅的名句“月如人眼好难留”,表现出欲与美景共享的心境,同时也有登高望远的期待。颈联以“盘纡星斗”和“零落风骚”描述州宅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承。尾联以乔木自存而人事已远的现象,感叹那些曾经的神仙人物也已消逝无踪,只剩下香案上的遗泽。
全诗以景抒情,借古寓今,在对前人诗句的引用中突显了自身的人文情怀,同时也展示了州宅在地理、历史和人文方面的深厚底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题州宅》是南宋诗人张伯玉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绍兴二十六年。这一年,张伯玉任潮州知府,时年五十岁。在这一年里,他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对世事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稳定下来,但国家仍然面临着外忧内患的局面。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国内政治斗争激烈,民生疾苦。在这种背景下,张伯玉作为一州的行政长官,不仅要处理繁重的政务,还要关注百姓的生计。这使得他的心境充满了矛盾和忧虑。
《再题州宅》这首诗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下创作的。诗人以州宅为题,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和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