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静海寺与观颐夜坐

标题包含
静海寺与观颐夜坐
落木乱山巅,江楼雪夜船。山川千里外,风雨一灯前。白发翻歧路,清尊共昔年。浮生窥妄尽,今夕故依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漫天落叶纷乱的飘散在山顶,江边的小楼和雪夜的舟船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远方的山川连绵不绝,在风雪的夜晚,一盏孤灯照亮前方的路。苍白的头发预示着人生的曲折道路,举杯邀明月,怀念过去的日子。人生无常,世事如梦幻泡影,但这美好的一刻却恒久不变。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静海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座古刹,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 2. 观颐:观察思考的意思,指审视内心。 3. 落木:落叶的树木。这里借指落叶。 4. 乱山巅:形容山上树木纷乱的样子。 5. 江楼:江边的小楼。 6. 雪夜船:指在雪夜的江面上行驶的小船。 7. 山川:泛指自然界的山和水。 8. 千里外:指距离很远的地方。 9. 风雨:指风风雨雨的自然现象。 10. 一灯前:一盏灯光照射下的场景。 11. 白发:形容头发变白,常用来形容年老的人。 12. 翻歧路:形容人生道路曲折多变。 13. 清尊:指清洁的酒杯。 14. 昔年:过去的日子。 15. 浮生:指短暂的人生。 16. 窥妄尽:指看破一切虚妄。 17. 今夕:指现在的时间。 18. 故依然:依然如故,保持原来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静海寺与观颐夜坐》是南宋诗人黄甲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海寺与友人观颐共度雪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落木乱山巅,江楼雪夜船”,以景物开篇,展现了冬季景象。落木、山巅、江楼和雪夜船构成了一幅宁静而苍茫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山川千里外,风雨一灯前”,是对诗人眼前景物的进一步描绘。诗人通过对比远方的山川和眼前的风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一联也表现了诗人在风雪之夜独自沉思的形象。 颈联“白发翻歧路,清尊共昔年”,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歧路则代表了人生道路的坎坷。清尊则是诗人与友人共享的酒杯,表达了他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尾联“浮生窥妄尽,今夕故依然”,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浮生指人生短暂,窥妄指探索生活的真谛。诗人认为尽管他已经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但在这样的夜晚,他仍然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艺术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静海寺与观颐夜坐》是明朝诗人黄甲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这个时期,明朝刚刚建立不久,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 黄甲作为一位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在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黄甲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明朝建立后,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明朝初年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在这个时期,虽然明朝已经建立,但是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黄甲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