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十六夜祖董生北行

标题包含
十六夜祖董生北行
江南今夕月,清光犹似昨。君行背雁飞,明日堪谁酌。孤情月正中,照汝颜如削。愿君霜树年,遗风远摧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天的月亮在江南地区显得格外明亮,这清朗的光辉仿佛是昨天才见到的那般熟悉。而你即将离去,离开时恰如大雁南飞。明天又有谁能与我一同欣赏明月呢?在这孤独的夜晚,月光正好洒在你脸上,犹如刀削般清晰。希望你就像那历经风霜的大树一样坚韧,远离那些微薄的流言蜚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南:这里指长江以南地区,是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2. 今夕月:今日的月色。 3. 清光:清澈明亮的光线。 4. 犹似昨:好像昨天一样。 5. 君行:您离开。 6. 背雁飞:大雁南飞,这里用来比喻离家远行。 7. 明日:明天。 8. 堪谁酌:能跟谁来喝酒。 9. 孤情:孤独的心情。 10. 月正中:月亮正圆之时,指中秋时节。 11. 照汝颜如削:月光映照你的脸庞如同刀削般分明。 12. 霜树年:寒冷的冬季。 13. 遗风:留下的风俗习惯。 14. 远摧薄:远离浮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南的月色中送别友人北行的情景,通过对月色、孤情、霜树等景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黄甲所作,创作于1765年左右。此时正值乾隆盛世,国家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发展。黄甲是当时的一位才子,以博学多才而著称。然而,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黄甲的人生际遇并不如意,他因科举失利而怀才不遇,内心充满惆怅与无奈。 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读书人的最高理想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光耀门楣。黄甲正是受此观念的影响,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禄,却始终未能如愿。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董生北行的境遇产生了共鸣,从而创作了这首诗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