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出郭

标题包含
出郭
出郭理蚕田,幽居此最先。莺啼江树杪,月抱野亭偏。社肉分邻叟,园丁了税钱。儿欢裒腊蚁,客过并溪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走出城外整理桑田,隐居生活从这里开始。黄莺在江边树上啼鸣,明月照亮田野边的凉亭。和邻居分享祭祀的肉,向园丁支付税款。孩子们高兴地聚集在一起品尝腊肉,客人们乘船沿溪而过。
去完善
释义
《出郭》黄甲注释如下: 1. 出郭:指离开城郭。这里的“郭”指的是城墙或城邑的外围部分。 2. 理:整理、治理。这里是打理的意思。 3. 蚕田:种植桑树的田地,用以养蚕。 4. 幽居:隐居的住所。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居住之地。 5. 最先:最早的时候。 6. 莺啼:形容春天到来时黄莺鸟欢快地鸣叫。 7. 江树杪:江边树木的梢头。 8. 月抱:月亮环抱。这里指月亮挂在天空中。 9. 野亭:乡村的小亭子。 10. 偏:偏远。 11. 社肉:古代祭祀土神所用之肉。这里指的是邻居们共享祭肉。 12. 邻叟:邻家的老者。 13. 园丁:负责照料花园的人。这里指的是农田的园丁。 14. 了税钱:交了税金。 15. 裒:聚集。 16. 腊蚁:古代风俗,冬至日酿酒,酿成后香气扑鼻,称作“腊蚁”。这里指孩子们喜欢聚在一起分享美味的腊酒。 17. 并溪船:并列在溪边的船只。这里指客人乘船而来。
去完善
赏析
《出郭》是唐代诗人黄甲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出城郊外劳作的场景。诗歌以田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首联“出郭理蚕田,幽居此最先”,描述了诗人走出城郭,来到郊外整理蚕田的场景。在这里,诗人选择了幽静的居住环境,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颔联“莺啼江树杪,月抱野亭偏”,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优美。诗人在江边树上听到了黄莺的啼鸣,抬头望见月亮投映在偏僻的野亭之上。这一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社肉分邻叟,园丁了税钱”,描述了诗人在乡村生活中与邻居之间的互动。诗人将祭祀用的肉分给邻居老人,园丁则负责缴纳税款。这些细节表现了乡村生活中的淳朴关系,以及诗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尾联“儿欢裒腊蚁,客过并溪船”,讲述了诗人的孩子在享受收集腊肉的过程,而远方的客人则乘着小船从溪边经过。这象征着丰收的喜悦和远方友情的珍贵,使整首诗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出郭》是明代诗人黄甲所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京城离去,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和感受。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宦途浮沉的感慨。 首先,我们要了解黄甲的生活时代及其相关背景。黄甲生活在明朝晚期,此时的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远离政治中心,寻求心灵的慰藉。黄甲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也对朝廷的黑暗现实深感忧虑。 其次,我们关注到诗人在这个时期的个人经历。黄甲曾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等职务,但因不满官场腐化而辞官回乡。在回乡途中,他看到了江南美丽的风光,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这些触动了他内心的情感,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出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出郭》的创作背景是明朝晚期的动荡社会及黄甲的个人遭遇。黄甲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以及对朝廷腐败的忧虑,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离开京城的无奈心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