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之禅老许以草庵见处作诗以约之
汨汨尘劳不自堪,驼裘鞭马度晴岚。
洞天窅窕清都邃,神水歊蒸翠釜涵。
列岫过霜仍晻暧,双松迎腊正骖驔。
此心久已蒙师指,更许山中为结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汨汨尘世不堪重负,换上棉衣跨上马儿迎接晴空。
那神秘的仙境深邃遥远,神泉的水汽缭绕在绿松间。
山间的景色穿过寒露仍然温暖,两棵松树在寒冬中相互依靠。
我的心早已受到师傅的启示,愿意在山中建立我的小窝。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汨汨:形容水流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世俗的纷纷扰扰。
2. 尘劳:指世俗的烦恼和劳累。
3. 自堪:自己能够忍受。
4. 驼裘鞭马:比喻追求名利的生活状态。
5. 晴岚:山中的雾气。
6. 洞天:指仙境或理想的生活环境。
7. 窅(yǎo):深邃的样子。
8. 清都:神话传说中的天界。
9. 神水:神仙居住的地方。
10. 歊(xiāo):烟气蒸腾。
11. 翠釜:翠绿色的锅,这里比喻美景如烹煮食物一样美好。
12. 涵:包容,包含。
13. 列岫(xiù):罗列的山峰。
14. 过霜:度过严寒的季节。
15. 晻(ǎn)暧:昏暗不明的样子。
16. 双松迎腊:双松树在寒冬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17. 骖驔(cān dàn):马行不齐,这里比喻松树的姿态。
18. 此心:作者的心意。
19. 蒙师指:得到禅师的点拨。
20. 更许:再次答应。
21. 为结庵:建立一座茅屋,寓意过上隐居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孙觉渴望摆脱尘世纷扰、寻求内心宁静的心情。诗人通过描绘山间美景,展现了自己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显之禅老的敬意,希望能够在他的指引下,找到心灵的归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显之禅老许以草庵见处作诗以约之》是宋代诗人孙觉的作品。此诗创作于公元1068年左右,正值宋朝中期。在这一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繁荣,而诗人孙觉则因官场失意辞官回乡,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许多高僧名士,并与他们一同参禅论道,这也促使了这首诗的诞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