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龙洞

标题包含
游龙洞
侧径萦纡入杳冥,神镵鬼凿路岩扃。 天悬乳石婴华盖,壁隠莓苔矗翠屏。 九道寒江云外白,一池阳井雪中青。 还同康乐登临海,可共羊何笔不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条小路曲曲折折通向幽深之处,犹如鬼神斧凿般神奇。 天空悬挂着如同华盖的乳石,墙壁上长满了苍翠的苔藓。 九道寒江的云雾洁白如雪,而一池温泉水则在雪地中显得翠绿。 这就像谢灵运当年登临东海时的美景,可以让人们的笔墨不停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侧径:小路。 2. 萦纡:曲折环绕。 3. 杳冥:深远幽暗的地方。 4. 神镵鬼凿:形容洞穴奇特,如同鬼神雕刻而成。 5. 路岩扃:路径和岩石的样子。 6. 乳石:钟乳石,石灰岩溶洞中常见的景象。 7. 婴华盖:悬挂在空中如华盖一样的钟乳石。 8. 壁隐:指钟乳石墙壁隐藏在斑驳的苔藓之中。 9. 九道寒江:长江的九道支流,这里代指长江。 10. 一池阳井:一处温泉水井,这里指温泉水色碧绿。 11. 康乐:谢灵运的封号,以他的登山临水之诗作为典范。 12. 羊何:南朝诗人谢翱与何逊的并称,二人皆有描绘自然景色的佳篇。
去完善
赏析
《游龙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曲折小径、奇妙岩石、悬乳石、隐壁苔等景色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在游历龙洞时所见的神奇景象。诗人巧妙地将景色与历史人物相联系,如康乐公和羊何,他们作为历史文人墨客的代表,他们的创作才能在这奇妙的景观中得到共鸣。整体来说,这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诗歌,将自然与人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龙洞》是宋代诗人孙觉的一首题咏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之间的宋代,这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的时期。孙觉本人曾在朝为官,后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这一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国家的兴衰有了更多的关注。 在《游龙洞》这首诗中,孙觉通过对龙洞的描绘,表达了其向往隐逸生活的愿望。在宋代,由于科举制度的盛行,许多士人希望通过科举入仕,但官场复杂,许多人又因直言敢谏而遭到排挤和打击。因此,向往归隐的生活成为了当时文人的普遍心态。另一方面,宋代社会对文人雅士的才艺有着很高的推崇,这也促使了许多文人在诗歌、绘画等方面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总之,孙觉的《游龙洞》是在宋代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