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王丞相过寓居 其二
能事知君不负丞,况逢令长著贤声。
同心坐了公家事,那肯空书纸尾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能事:指擅长的或精通的事情。丞:此指丞相,即龙游王丞相。负:辜负。丞:本指协助君主掌管国家政务的官员,此处代指王丞相。
令长:指地方长官,此处指的是范浚所居住地方的县令。贤声:好的声誉,对县令治理有方的赞美。
同心:志同道合之人。坐了:处理完的意思。公家事:指公务。那肯:岂肯,表示肯定否定双重否定的意思。空书:白白地写。纸尾名:指签字画押的文书。
去完善
赏析
《龙游王丞相过寓居 其二》赏析:这首诗赞美了王丞相的才学与品性。首句“能事知君不负丞”表达了对王丞相才能和责任的认可,认为他能够胜任丞相这一职位。次句“况逢令长著贤声”则进一步强调了王丞相在地方官员中的良好声誉。第三句“同心坐了公家事”表现出了王丞相对于国家大事的专注与投入,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最后一句“那肯空书纸尾名”则暗示了王丞相对名誉地位的淡泊,不追求虚名。整首诗通过对王丞相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对国家事业的忠诚,表达出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游王丞相过寓居 其二》是南宋诗人范浚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初期,公元1127年至1162年之间。
这个时期的范浚正身处动荡的政局之中。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曾历任官员,后因故辞官回乡,以文学、教育为业。在南宋初年,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这使得范浚深感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权臣当道,而北方金国势力逐渐崛起,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范浚在诗中提到的“王丞相”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位权臣,他在这一时期四处奔走,试图寻求国家的中兴之道。而范浚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王丞相的过寓居,表达了希望朝廷能够选拔贤能、振兴国家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