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李秘校谭员外宿月华上方

标题包含
同李秘校谭员外宿月华上方
上方逢夏夕,月色遍千山。 但觉星河近,偶同江海闲。 事抛兴废外,谈极有无间。 却笑明朝俗,红尘随马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余靖(1000年-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北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 余靖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他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夏日傍晚的高处相遇,月光洒满千山万水。 仿佛觉得银河就在眼前,偶然也如江湖人士般闲适。 往事如同兴衰更替,谈论极致的人生际遇。 不禁嘲笑明天尘世的人们,都在红尘中追逐名利。
去完善
释义
1. 同李秘校谭员外:诗题中的“同”意为与……一起;“李秘校”是指李姓的秘书省官员;“谭员外”是指谭姓的员外郎,是唐朝时期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礼仪、宴会和宾客事务。 2. 上方:指僧舍、寺观等佛教活动场所。这里指月华上方。 3. 夏夕:夏季的夜晚。 4. 但觉:只觉得。 5. 星河:指银河。 6. 江海闲:以江海的闲适来比喻心境的宁静。 7. 兴废:指国家或事业的盛衰兴替。 8. 谈极:谈论到极致。 9. 有无间:存在与不存在之间,表示谈论的内容广泛。 10. 却笑:嘲笑,讽刺。 11. 明朝:明天早晨。 12. 红尘:指繁华热闹的城市生活。 13. 随马还:随着马匹回到尘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诗篇。开篇以“上方逢夏夕,月色遍千山”描绘了夏夜美景,月色洒满群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紧接着诗人通过想象将银河拉近,感受到一种超脱凡尘的意境,而海天的开阔则为诗人和友人提供了交谈的空间。“事抛兴废外,谈极有无间”展现出诗人摆脱世事纷扰,尽情享受此刻的心境。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期待能摆脱世俗困扰,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李秘校谭员外宿月华上方》是北宋著名文人余靖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公元977年,此时正值宋太宗在位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昌盛。余靖作为当时的一位才子,有幸在太平盛世之际施展才华。 然而在这一时期,余靖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因科举失利而备受挫折,但在后来的朝堂生涯中逐渐崭露头角,得到朝廷的重用。这首诗正是他在经过一番努力后,终于得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叙幽情之时所作。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背景是宋朝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科举制度下选拔出的众多文人墨客,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余靖与友人相聚,共同探讨学问,抒发情感,创作出这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诗歌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