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金华观
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玉石台古老悠长,红色的丘陵在远处相望。山丘和江河上漂浮着乱云,楼宇亭台仿佛已经融入云霄之中。白鹤在千年的古树上起舞,彩虹挂在百尺之长的桥上。仍然怀疑那是仙人赤松子的居所,似乎是在邀请我一同前往天上的道路。

去完善
释义
1. 金华观:位于今浙江省金华市境内的道教宫观。
2. 白玉仙台:指金华观所在的仙台,这里用白玉形容仙台的洁净。
3. 丹丘: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4. 别望:远方的景象。
5. 山川:这里指金华的山川风光。
6. 乱云日:形容天空中的云层与阳光交织的景象。
7. 楼榭:指金华观内的建筑群。
8. 烟霄:形容高楼矗立的壮观景象。
9. 鹤舞千年树:描绘了仙鹤在千年的古树上起舞的情景。
10. 虹飞百尺桥:比喻彩虹跨过百尺长的桥梁。
11. 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居于金华山。
12. 天路:指通往天上的道路。

去完善
赏析
《春日登金华观》描绘了作者在春日登上金华观时的所见所思。开篇两句“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点明了金华观的悠久历史和地处偏远之境的特点。接下来的“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则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金华观周围的壮丽景色。接着的四句诗“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则进一步描绘出了一幅仙界景象,寓意着作者在金华观登高望远时,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仙人。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古人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登金华观》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陈子昂在唐高宗时期创作的。当时正值贞观之治的余晖,国家昌盛,社会稳定。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子昂却深感官场黑暗,政治腐朽,他虽身居高位,但壮志难酬。
一日,春光明媚,陈子昂登上金华观,俯瞰大好河山,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陈子昂在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