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九

标题包含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九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拳跼兢万仞,崩危走九冥。 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朝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陈子昂早年家境贫寒,但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创作。他于唐高宗开耀二年(691年)高中进士,步...查看更多
慧而贤
去完善

译文
在丁亥年末,西山的军事行动正在进行。带着充足的粮食穿过邛道,拿着武器在羌城中奋斗。严冬的寒风猛烈,乌云在山区间翻滚。日夜昏暗,羽毛和檄文的警报再次响起。山川间遍布艰难困苦,行走在冰雪之中令人悲哀。圣人们治理着世界,他们已经知道如何让天阶变得平和。但是肉食者的计谋为何会失败?贫穷的人依然充满困惑与无奈。
慧而贤
去完善
释义
1. 丁亥岁云暮:指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丁亥年冬天。 2. 西山:即岷山,在今四川北部。 3. 甲兵:战争。 4. 赢粮匝邛道:沿途要经过四川南部的邛崃山脉。赢粮,背米;匝,周遍。 5. 荷戟:扛着兵器。 6. 争羌城:争夺羌人的城池。 7. 严冬阴风劲:冬天的寒风非常猛烈。 8. 穷岫:偏僻的山谷。 9. 泄云生:云从山谷里涌出。 10. 昏曀无昼夜:昏暗得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 11. 羽檄:紧急军事文书。 12. 拳跼:小心谨慎的样子。 13. 万仞:形容极高。 14. 崩危:陡峭的山势。 15. 九冥:极深的地下。 16. 籍籍:形容人多。 17. 哀哀:悲伤的样子。 18. 冰雪行:在严寒中行走。 19. 圣人御宇宙:统治天下的皇帝。 20. 闻道:听说。 21. 泰阶平:古人认为“泰阶平”象征国泰民安。 22. 肉食谋何失:执政者们的计划有什么失误? 23. 藜藿:野菜。 24. 缅纵横:杂乱无章。
慧而贤
去完善
赏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九》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诗歌。丁亥岁云暮,意味着战争的发生在冬季;西山事甲兵,表示战争的地点在西部山区。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描述了士兵们在崎岖的道路上艰苦跋涉,为了争夺羌城而展开激战。这里的“赢粮”和“荷戟”都形象地刻画了士兵们艰苦战斗的形象。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严寒的天气,如“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等词语,进一步展现了战争的恶劣环境。“羽檄复相惊”则表明战争期间紧急军情的频繁。 接着,“拳跼兢万仞”、“崩危走九冥”描绘了士兵们在陡峭的山路上艰难攀爬,随时可能遭遇危险的情境。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则展示了战争带来的无尽苦难,仿佛整个山谷都被悲伤和痛苦所笼罩。 然而,在这残酷的战争背后,诗人提出了一个深沉的思考:“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他认为,那些拥有权力和地位的人,应该以圣人的标准来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则是对当政者提出的质问,为什么他们不能为黎民百姓谋求福祉,反而让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揭示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统治者的期望和责任的认识。
慧而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九》是初唐诗人陈子昂在武则天时期创作的一组诗歌。在武周时期,由于武则天的统治以及当时政治、社会变革的影响,使得陈子昂的人生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波折。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普遍关注时局变动,期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和睦共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句以陈子昂自身的境遇为引子,抒发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同时,诗歌也流露出他对于儒家君子品德的追求,渴望实现国泰民安的理想。总之,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展现了陈子昂面对时代的焦虑与挑战所保持的文化自觉和人格独立精神。
慧而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