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西轩

标题包含
宿西轩
茅簷不动晚风微,独对炉烟枕半欹。 惟有多情沙上月,依然青琐照人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茅屋屋檐静静地沐浴在傍晚微风之中,我独自对着炉火和袅袅升起的烟雾斜靠在枕头上。只有那多情又明亮的沙滩上的月亮,依旧像那美丽的青翠的花纹照耀着人世间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宿西轩:题目中的“宿”意为住宿或过夜,“西轩”指西方的窗户或者房间。整个题目表示在西方的房间里度过一晚。 2. 茅簷:茅草屋檐,这里指简陋的房屋。 3. 独对炉烟:独自面对炉火产生的烟雾,形容孤独的环境。 4. 枕半欹:斜靠在床上休息,用枕头支撑着头部。 5. 多情:这里指月亮富有情感,如同多情的人一样,因为它的光和影给人带来无尽的思念之情。 6. 沙上:沙滩,这里用来比喻荒凉的地方。 7. 青琐:古代门窗上的装饰图案,通常用青色装饰。这里用来形容月亮的光线如同青色的锁链照亮了周围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宿西轩》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宿西轩的情景。首句“茅簷不动晚风微”描述了环境的宁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而“独对炉烟枕半欹”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炉烟的寂寞,同时也反映出他的独立精神。 接下来,诗人以“惟有多情沙上月”来比喻自己的情感。这里的“多情”并非指爱情,而是指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慨。最后一句“依然青琐照人时”则表现了月亮在青琐间洒下清辉,给诗人带来安慰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孤独的理解和对自己的感悟。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深远,体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西轩》是北宋末年诗人任伯雨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公元1100年左右,正值北宋末年,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严重。 在这一时期,任伯雨身处官场,对社会的黑暗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曾三次上疏弹劾权臣章惇、蔡京等人,表现出了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然而,他的正直和勇敢并未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反而遭到了排挤和打击。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任伯雨深感无奈和痛苦,逐渐对官场失去了信心。 与此同时,北宋末年的社会背景也极为复杂。金国势力的崛起,使得宋、金关系紧张;国内官僚腐败,百姓疾苦,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任伯雨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将这种感受融入到了诗歌创作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感慨,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