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元日

标题包含
元日
忆昔东班贺紫宸,和风佳气浄无尘。 龙墀初下觚棱日,雉扇齐开玉座春。 接武九霄曾近侍,投荒三载作流人。 穷通忤合虽天理,俯仰寻思不为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记得那时候在紫宸班里庆贺春天,和煦的风带来纯净无暇的气息。 刚刚太阳从檐角露出,雉扇也向两侧打开,露出春天的华贵座位。 曾在九天之际陪同陛下,后被贬谪到荒野成为流民。 虽然贫穷或亨通、顺遂或挫败都是天命使然,但我不为自己而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元日》是南宋诗人任伯雨的佳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新年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忆昔东班贺紫宸,和风佳气浄无尘”,诗人回忆往昔在朝为官的时光,那时的朝堂气氛和谐,空气清新,一片祥和景象。 颔联“龙墀初下觚棱日,雉扇齐开玉座春”,写的是皇帝即位时的场景:龙墀前的阳光照耀着宫殿的棱角,雉扇打开,宝座上的皇帝显得春风得意。 颈联“接武九霄曾近侍,投荒三载作流人”,诗人感慨自己在朝中近侍君王的日子和流放荒凉的岁月,表现出诗人对人生起起落落的深刻理解。 尾联“穷通忤合虽天理,俯仰寻思不为身”,揭示了诗人的价值观:虽然人生的贫贱、显达和挫折都是天命使然,但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日》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任伯雨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也就是南宋光宗绍熙年间。 在这一年里,任伯雨经历了人生中重要的转折。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进士,实现了他的抱负。然而,此时的南宋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朝的威胁始终存在,政治斗争也愈演愈烈。在这种背景下,任伯雨的诗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他在这首《元日》中,描绘了新年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诗中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对新年景象的描绘,也是对时代背景的反映。此时的人民,虽然生活在战乱和贫困之中,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任伯雨在《元日》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南宋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