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元符庚辰岁,孟冬十二日。
任子丞大宗,碌碌奉朝籍。
圣主访落初,听言劳日昃。
谏路员有阙,求人恐不及。
谁谓方遴选,邂逅首疏逖。
诏旨忽中授,闻命旦夕惕。
不是忧不合,爱君忧失职。
既忧亦复喜,不是贪禄秩。
平生慕古人,素愿或可毕。
精神倍疏瀹,激昂登文石。
青云开九天,清光亲咫尺。
每见情益交,肝胆尽剖析。
敬承丁宁训,重许以忠直。
自喜千载遇,奋身遑他恤。
志欲收主威,力先排巨室。
切齿愤钦永,刻意望夔稷。
不数千羊皮,岂让一狐腋。
勤勤履霜戒,不复虑不密。
问夜欲自劳,百疏意何益。
哀哉爱君心,不能当众嫉。
投湘为独醒,得罪因怀璧。
尚頼天德广,阅岁已再谪。
仇人意未厌,穷荒必投斥。
转海仅万里,艰危备经历。
有时遭飓风,天地如抹漆。
雪浪山崩颓,轰豗飞霹雳。
扁舟甚桔槔,俯仰颠倒立。
双樯卷欲折,绳断水蘸席。
鲸鳄口垂涎,喷咤烟雨集。
万怪竞周章,腥臊助嘘吸。
平生仗忠信,安敢保瞬息。
寅缘脱鱼腹,岛屿稍登陟。
天气鬰欲流,土色焦成赤。
草木蒸氛雾,亭午日未出。
荒径少人行,窸窣走虺蜴。
居民傍溪浒,横崖户百十。
矮屋尽棚栏,臭秽如圈枥。
家家啖菜粥,杂米无十一。
小鱼与细虾,相尚珍鼎食。
鸟言纷嘲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元符庚辰年,正值初冬时节。任子丞投身仕途,忙碌地效力于朝庭。君王刚开始咨询臣民意见,每天听取他们的建议直到日落。官员的职位出现空缺,寻找合适的人选唯恐来不及。
谁能想到,正当选拔的时候,恰恰遇到了首次受到皇帝关注的任子丞。皇帝的任命突然下达,得知这一消息后的任子丞心情激动而忧虑。这种忧虑并非担忧自己不称职,而是因为对皇帝的忠诚而感到责任重大。他的情绪由忧转为喜,但这并不是贪图官职。
他一直仰慕古代的英雄人物,一直以来的愿望得以实现。精神焕发,充满了激情,准备登上政治的舞台。在政治上拥有广阔的天地,得到皇上的亲近和信任。他与皇上感情日深,毫不保留地坦诚相待。从皇上的教诲里,他深感被看重并寄予厚望。
他自己也庆幸能在千年一遇的时代建功立业,勇于献身,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决心恢复皇上的权威,首先把那些权贵势力排除在外。他对权势嫉妒的人物深恶痛绝,立志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不仅仅是为了几千名士的尊重,而且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不比他们差。
他始终保持警惕,不懈怠自己的职责。晚上还要自我检查,想确保每一份建议都无懈可击。悲催的是,尽管他一心为皇帝着想,却可能招来众多的嫉恨。像屈原那样投江明志,却因持有珍贵宝玉而招致罪责。幸运的是,宽厚的皇恩让他幸免再次贬谪。但是对手们的敌意尚未消除,他依然可能被贬到穷乡僻壤。
转过海上的万里路程,所经历的艰难险阻难以细数。有时遭遇狂风暴雨,天地间仿佛被一层黑幕笼罩;有时遇到雪浪崩塌,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动地。险象环生的旅途中,扁舟飘摇不定,仿佛随时会倾覆。但任凭风浪再大,他都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旅途中的种种磨难使他更坚信忠信的重要。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他终于脱离虎口,登上了岛屿。这里的空气仿佛凝固,土地焦黄一片。树木和草地在蒸腾的水雾中若隐若现,正午的阳光无法穿透厚厚的云层。荒凉的山路罕有人迹,只听到各种虫蛇爬行的声音。居民们沿河而居,百来户人家散落在山崖下。低矮的房屋四周都是竹篱,环境脏乱不堪。人们只能喝菜粥糊口,掺杂着些微米粒。连小鱼小虾也成了珍贵的佳肴,备受人们推崇。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热闹异常。
去完善
释义
您好,这是您所询问的古诗《述怀》的注释:
1. 元符庚辰岁:指公元1090年,北宋哲宗元符年间的一个庚辰岁。
2. 孟冬十二日:农历十月十二日。
3. 任子丞大宗:任子丞,即任伯雨;大宗,指皇家宗室。
4. 圣主访落初:圣主,指宋哲宗;访落,意思是巡视。
5. 谏路员有阙:谏路,指给皇帝进谏的道路;员,指人员;阙,空缺。
6. 邂逅首疏逖:邂逅,偶然遇见;疏逖,指地位低微的人。
7. 诏旨忽中授:诏旨,皇帝的命令;中授,得到任命。
8. 爱君忧失职:爱君,忠诚于君王;忧失职,担心失去官职。
9. 青云开九天:青云,寓意高位;九天,九重天。
10. 切齿愤钦永:切齿,表示痛恨;钦永,可能是当时的权臣。
11. 不数千羊皮:古代用羊皮书写,这里指文章不多。
12. 诚恐不密:诚恐,实在担心;不密,不够保密。
13. 问夜欲自劳:问夜,暗指夜晚; 自劳,自我劳累。
14. 投湘为独醒:投湘,指被贬到湘江地区;独醒,独自清醒。
15. 安敢保瞬息:安敢,怎敢;瞬息,形容时间短暂。
16. 寅缘脱鱼腹:寅缘,依靠某种关系;鱼腹,鱼腹内的船舱。
17. 亭午日未出:亭午,中午;日未出,太阳还未升起。
18. 鸟言纷嘲哳:鸟言,鸟语;纷嘲哳,嘈杂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任伯雨赴京任职的情景。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性格的坚定和对国家的忠诚。从“圣主访落初,听言劳日昃”到“仇人意未厌,穷荒必投斥”,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依然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而在“荒径少人行,窸窣走虺蜴”以及“鸟言纷嘲哳”的诗句中,我们又能看到诗人对国家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关注。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既忠于国家又关心民生的情怀,以及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述怀》是宋代诗人任伯雨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作于北宋末期,即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在这个时期,朝廷腐败、政治斗争激烈,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任伯雨是一位正直的文人,他对当时的政治现状深感忧虑,渴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然而,他并未获得皇帝的青睐,反而在仕途上遭受排挤。这使得他在诗中表达出内心的无奈和忧虑。
在《述怀》中,任伯雨以“静思忽得大鲸力,一卷黄河天下闻”表达了渴望为国家治理江河、拯救危亡的抱负;而“待我功成返故林,共将鹤膝锄云根”则透露了他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后,回到家乡过上平静生活的愿望。这首诗反映了任伯雨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以及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