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危见心同和完颜御史沂联步踏月韵
明月送人归,明月照人宿。
月落梦醒时,清霜压寒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月亮伴随着人们回家,月光照亮了他们的住处。当月亮落下,梦境醒来之时,寒冷的霜冻侵袭着寒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危见心:古人名字,此处是作者的朋友或相识之人。
2. 完颜御史:完颜,姓氏;御史,古代官职名,掌管监察之权。
3. 沂联步:指沂河边的漫步,沂河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位于山东省。
4. 踏月韵:赏月时的韵味,这里的"韵"指的是诗的韵律或意境。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不同情境下的月亮,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首句“明月送人归”中的“送人归”意味着离别,暗含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感慨;次句“明月照人宿”则强调了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三、四句“月落梦醒时,清霜压寒屋”是对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月落梦醒时”表示夜已深,此刻诗人的心境从离别的惆怅转向了对生活的思考,而“清霜压寒屋”则象征着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
这首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忧愁与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危见心同和完颜御史沂联步踏月韵》是元代诗人甘泳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元朝晚期(公元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蒙古帝国统治中国,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尽管元朝实行汉制,但民族歧视现象仍然严重。在这种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词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甘泳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不详,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与其他文人一样,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甘泳通过与危见心共同唱和完颜御史沂的联步踏月韵,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心境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他们在月光下漫步,欣赏着美丽的夜景,同时也借此抒发了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家乡的思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