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寺
暑热不可度,须此日暮凉。
况尔得佳友,共约栖禅房。
行吟发幽兴,空阔入水乡。
萧散意自适,轻风动衣裳。
谁欤远有望,烟影生冥茫。
已复入古寺,树色交青苍。
虚廊绝蚊蛾,可近灯烛光。
莲花生清池,静坐乃闻香。
尊卑就次序,肴核罗杯觞。
嗟此坐中人,声名托文章。
云霄纵高步,山林倏潜藏。
况遇知己饮,豁达倾肺肠。
抚掌发一笑,神思惊轩昂。
酣歌兴未已,下趁青苔荒。
仰视天无尘,素月升东墙。
百年亦如寄,万事何其长。
慎勿忘今夕,嘉话连僧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夏日炎热难以忍受,幸好傍晚的凉爽如约而至。
再加上遇到你这样的好友,共同相约来到禅修的禅房。
一起漫步在清幽的小径,仿佛进入梦中的水乡。
自由自在的心情宛如微风拂过衣衫。
谁知道远处有何等风光,只见烟雾弥漫,景象迷蒙。
我们再次走进古老的寺庙,树荫与月光交织成一片苍翠。
空寂的长廊中没有蚊虫的打扰,我们可以安心地靠近灯光。
莲花生长在清澈的池塘中,静坐就能闻到它们的香气。
按照尊卑的顺序落座,一道道菜肴和美酒摆放在面前。
感慨这一席人,都是凭借文章名扬天下。
尽管有的青云直上,有的隐身山林。
但今日有幸遇上知己举杯痛饮,情感毫无保留,心胸豁然开朗。
拍掌大笑,神采飞扬。
激情四溢的歌咏还没有结束,一路沿着青苔覆满的小径走到尽头。
抬头看到天空一尘不染,白色的月亮正从东方升起。
人生一世不过百年,转瞬即逝;世间万物漫长而曲折。
记住这个美好的夜晚,让这个故事在僧房里流传不息。
去完善
释义
1. 《烧香寺》:诗人甘泳的一首五言诗。
2. 暑热不可度:形容炎热难以忍受。暑,指夏天;度,指度过。
3. 日暮凉:指傍晚时分气温稍微降低的感觉。
4. 况尔得佳友:指和朋友共度美好时光。况尔,即“况且你们”;佳友,指好朋友。
5. 栖禅房:居住在寺庙中,这里指在寺庙内与朋友聚会。
6. 行吟发幽兴:边走边吟诗,抒发内心的情感。
7. 空阔入水乡:形容周围环境的空旷和宁静。
8. 萧散意自适:心情自在舒畅。萧散,指从容、闲散的样子。
9. 轻风动衣裳:轻微的风吹动着衣襟。
10. 谁欤远有望:指远远地望去,不知是谁的身影。谁欤,即“是谁”。
11. 烟影生冥茫:烟雾朦胧,看不清远处的事物。
12. 已复入古寺:又走进了古老的寺庙。
13. 树色交青苍:指树木的绿色相互交融。
14. 虚廊绝蚊蛾:长长的走廊上没有蚊子。虚廊,指宽敞的走廊;绝,指没有。
15. 可近灯烛光:可以靠近灯光。
16. 莲花生清池:莲花生长在清澈的水池中。
17. 静坐乃闻香:安静地坐着就能闻到香味。
18. 尊卑就次序:按照身份地位安排座次。尊卑,指身份的高低;就,指按照。
19. 肴核罗杯觞:摆上酒菜开始畅饮。肴核,指菜肴;罗,指摆放;杯觞,指酒杯。
20. 嗟此坐中人:叹息着坐在座位上的人。嗟,指感叹。
21. 声名托文章:名声通过写文章传播。
22. 云霄纵高步:即使登高望远也不能放纵。云霄,指高处;纵,指放任。
23. 山林倏潜藏:瞬间隐居于山林之中。倏,指突然;潜藏,指隐居。
24. 况遇知己饮:何况遇到了知己一起喝酒。
25. 豁达倾肺肠:敞开心扉倾诉心声。豁达,指开朗、爽快;倾,指倾诉。
26. 抚掌发一笑:拍手大笑。
27. 神思惊轩昂:精神振奋,神采飞扬。
28. 酣歌兴未已:尽情唱歌,兴致未尽。
29. 下趁青苔荒:沿着长满青苔的小路行走。
30. 仰视天无尘:抬头看天空,洁净无尘。
31. 素月升东墙:洁白的月亮从东边的墙上升起。
32. 百年亦如寄:百年时间如同寄托在那里一样短暂。
33. 万事何其长:世间万事觉得多么漫长。
34. 慎勿忘今夕:要珍惜今天晚上。
35. 嘉话连僧房:美好的谈话回荡在僧人的房间里。
去完善
赏析
《烧香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在烧香寺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首先,诗人表达了暑热难耐的感受,但在日暮时分得到了凉爽的慰藉。接着,他与好友共同游览寺庙,欣赏水边风光,感受到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诗人以“萧散意自适,轻风动衣裳”一句表达出内心的平静与舒适。随后,诗人在烟雾弥漫中遥望远方,又步入古寺,欣赏着青翠的树木和静谧的环境。在此环境中,他感受到虚廊上的宁静,并与好友围坐在灯火旁,共享美酒佳肴。诗人认为这些朋友们因文才而名扬天下,尽管他们可能腾达于朝堂或隐居山林,但遇到知己便开怀畅饮,无拘无束地交谈。饮酒间,众人欢笑不止,气氛热烈。酒后高歌,诗人兴致未尽,陶醉在这欢愉的时光里。当夜晚来临,月光洒满东墙,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当下每一刻。整首诗充满了愉悦、舒畅的氛围,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友谊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烧香寺》是明朝诗人甘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明朝初期的稳定和发展阶段。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国家政治逐渐稳定,经济、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在这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例如,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负担沉重,官僚腐败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些文人墨客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甘泳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他关注民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烧香寺》一诗中,他以烧香寺为题,通过对寺庙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间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他也借诗抒发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名有责任感、有良知的诗人的形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