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陪完颜御史行金石台分韵得丞字

标题包含
陪完颜御史行金石台分韵得丞字
胜景逾千载,吾人得共登。 五峰交地势,一水合沙棱。 荆国成何事,浮丘无异能。 山头有田父,未必识中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优美的景色已经经历了千年的沉淀,我们今天可以一同欣赏。 五座山峰交相辉映,一条溪水汇合了沙滩的边缘。 楚国成就了怎样的事业,浮丘山却没有特殊的能力。 山头上还有农民在耕作,他们或许并不认识身居高位的官员们。
去完善
释义
1. 胜景:美好的景致。 2. 逾:超过。 3. 吾人:我们这些人。 4. 五峰:此处指五座山峰。 5. 交:交汇,连接。 6. 一水:一条河水。 7. 合:汇合。 8. 沙棱:沙滩。 9. 荆国:这里指楚国。 10. 成何事:指完成什么事情。 11. 浮丘:指仙人浮丘公。 12. 异能:特殊的才能或技能。 13. 山头:山顶上。 14. 有:表示存在。 15. 田父:农夫。 16. 未必:不一定。 17. 识:认识。 18. 中丞:官职名,此处以山中的田父比喻一位官员。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以陪完颜御史游金石台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超脱世俗、淡定自若的人生态度。首先,作者通过“胜景逾千载,吾人得共登”表达出在时光的长河中,能够与友人共同欣赏这美景的愉悦之情。然后,通过对“五峰交地势,一水合沙棱”的描绘,形象地展示出金石台的壮美景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荆国成何事,浮丘无异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批判性思考,揭示了时间的无常和人世的变幻莫测。最后,“山头有田父,未必识中丞”则表明了诗人在面对历史和现实时所持有的淡然态度,既是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整首诗以自然风光为主线,融入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哲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金代,是诗人甘泳在陪伴完颜御史游览金石台时所作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时代背景的思考。 金代(1115-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女真族建立的王朝。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民族矛盾尖锐。金朝统治者在巩固自身政权的同时,也积极吸收汉文化,推动社会发展。完颜氏作为金朝的一个显贵家族,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国尽忠。 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甘泳虽然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但生活并不富裕。他曾在朝廷担任官职,但因性格耿直,不愿趋炎附势,逐渐被排挤。在与完颜御史游历的过程中,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他看到了朝廷的腐朽,百姓的困苦,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 在这首诗中,他以金石台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他在诗中感叹:“江山如画里,楼阁耸云端。”这是他对理想世界的期许;然而,他又写道:“世事如云水,浮生若梦魂。”这又是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甘泳作为一个诗人的忧虑与呐喊,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