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赵徽猷
把麾持节旧乡关,虽幸为眠一枕安。
未睹青天孤此眼,不图今日见公颜。
云烟秋霁湖山静,霜月晨清橘柚寒。
应属诗翁搜好句,相从正愿得窥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带领队伍驻守过那遥远的地方,幸运的是能在此处安心休息。
未曾看到过这样美丽的景色,没想到今天能一睹你的容颜。
秋天的云朵在湖山间静静飘过,清晨的霜露让橘子柚子显得格外寒冷。
这应该属于诗人寻找佳句的时刻,希望能跟着你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把麾:即"把麾州郡"的省写,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
2. 持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代表皇帝出使外国或处理地方事务时的凭证。这里用来说明诗人所在的地位。
3. 乡关:指故乡。
4. 青天:借指皇上。
5. 孤此眼:只有这只眼睛能见到青天,喻指其清高的品质和对皇帝的忠诚。
6. 诗翁:诗人自谓。
7. 窥斑:窥测事情的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谒赵徽猷”,诗人以尊称与敬意描绘了与赵徽猷的会面场景。首联表达了诗人回到故乡、拜见赵徽猷的喜悦之情;颔联用未见青天之眼的遗憾比喻诗人对公颜的景仰之情;颈联通过对秋霁湖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赏;尾联中,诗人希望以诗歌赞颂赵徽猷的风采,体现了对才情和人品的双重赞美。整首诗风格清新雅致,富有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谒赵徽猷》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邓深创作的。邓深生于宋高宗时期,他经历了南渡后的政局动荡,感受颇深。当时朝廷腐败、民生疾苦,他却坚守着忠君报国之志。邓深在南宋度过的日子里,曾担任过各种职务,尽管宦海沉浮,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质。他积极劝谏皇帝,为百姓谋福祉,展现出正直清廉的形象。
赵徽猷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曾任端明殿学士。邓深在拜访这位官员时,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的“纵有西湖载酒船”等词句,透露出邓深虽有才华横溢的赞美,但对时政忧心忡忡的情感。他的忧国忧民情怀在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