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江谢送花倡酬三首 其二
娟娟花竹净名家,阅世夸毗浪怨嗟。
愿挈众生辞热恼,知君久学妙莲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家小院的景致优美,花朵和翠竹让人心灵洁净。目睹世间沉浮,感叹那些依赖他人的生活。希望你能带领众生远离烦恼,我知道你早已学会《妙法莲华经》的智慧。
去完善
释义
1. "娟娟花竹":这里的花和竹是借指一种高洁的品格,娟娟原意是指美丽,这里是用来形容花的美丽和高雅。
2. "净名家":这里的"净名"是佛教中对于菩萨的称谓之一,意思是清洁、无垢。"家"在这里是对前面"娟娟花竹"的进一步修饰,强调这个家的清净高雅。
3. "阅世夸毗":"阅世"即看尽世间之事,"夸毗"在这里意为过分地谦虚或做作。
4. "热恼":佛教用语,指烦恼、忧虑等消极情绪。
5. "妙莲华":又称"妙法莲华",是佛教经典《法华经》的别称。"妙"表示深奥,"莲华"则是莲花,象征着纯洁无瑕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一位诗人在花竹簇拥的环境中安静地生活,他不屑于世俗的喧嚣和纷争,只愿带给众生清凉与宁静。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莲花比作高雅的品质和超脱的心境,表达了对自己和友人的赞美与期许。整首诗既富有意境,又充满哲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韵江谢送花倡酬三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朱松所作。朱松生活于北宋末至南宋初年,此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一方面,北宋末期政治腐朽,社会矛盾激化,导致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另一方面,南宋初期,虽然经过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始终面临着北方金朝的威胁。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朱松的生活和创作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他的一生历经波折,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由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选择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与友人唱和,创作了许多诗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以送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同时,通过咏花,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充分体现了朱松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