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李才翁懒窝 其六

标题包含
李才翁懒窝 其六
长镵长长柄,矮窗矮矮棂。 西风已逾月,胡能不凄清。 晴空舞皓鹤,夜气纷流萤。 木叶不自觉,无风辄秋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柄的手铲显得有些长,窗户的隔板却显得低矮。西风吹过了整个月份,怎能不让人感到凄冷和寂寥?晴朗的空中飞起了白鹤,夜晚的气氛中萤火虫在纷飞。树木的叶子不知不觉地变黄,没有风的时候也能听到秋天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镵:一种农具,用于挖掘土壤或开垦荒地。 2. 柄:农具的把手部分。 3. 矮窗:指窗户较低,可以防风遮雨。 4. 矮矮棂:棂,窗户上的格子。此处描述矮窗上细小的窗户格子。 5. 逾月: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6. 胡能:怎么能。 7. 不凄清:不感到凄凉冷清。 8. 晴空:晴朗的天空。 9. 皓鹤:明亮的仙鹤。 10. 夜气:夜晚的空气。 11. 纷:纷纷扬扬。 12. 流萤:飞行中的萤火虫。 13. 木叶:树木的叶子。 14. 自觉:自己感知到。 15. 无风辄秋声:辄,总是;秋声,秋天的声音,这里指风声。无风的时候也能听到风声,形容环境寂静。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心情的诗。诗人通过描述不同景物,如长镵(一种农具)、矮窗、西风、胡马、皓鹤、流萤、木叶等,表达了秋天的到来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长镵”和“矮窗”的形象对比,以及“西风”和“胡马”的并列,都使这首诗具有了丰富的画面感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同时,通过对“晴空舞皓鹤,夜气纷流萤”的描绘,诗人展现出了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此外,“木叶不自觉,无风辄秋声”则传达出了一种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律动,使得这首诗的主题得到了深化。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感的诗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才翁懒窝 其六》是南宋诗人林宪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宋与金朝对峙,国家局势紧张,民生疾苦。 林宪在南宋年间担任文官,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在这样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在这首诗中,他以李才翁懒窝为题,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厌倦。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在面对国家困境时的无奈和逃避心理。 此外,林宪的诗作还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在世,应该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这种观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面对困境的精神寄托。总的来说,《李才翁懒窝 其六》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林宪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