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听雨(一作司空图诗)

标题包含
听雨(一作司空图诗)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建(847年-918年),初名王审潮,字仲初,许州舞阳(今河南省舞阳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的建立者。 王建出身贫寒,年轻时以卖烧饼为生。后来参军入伍,因勇武善战而逐渐崭露头角。黄巢起义时,王建...查看更多
华冶
去完善

译文
夜半时思念家中情景睡梦难安,雨滴不断地落在屋檐上。星星依旧在黑暗中闪烁,庭院里的花儿被雨水打湿却始终不凋谢。
华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半夜:夜半时分,即子时,相当于现代时间23点至次日凌晨1点。 2. 思家:思念家乡、家人。 3. 落:下雨,指雨滴落下。 4. 屋檐:房檐,房屋屋顶伸出墙外的部分,用来排水。 5. 照泥星:星子照耀在泥泞的道路上,形容雨水湿润的地面反射着星光。 6. 依前:依旧,仍旧。 7. 黑:颜色昏暗。 8. 淹烂:烂坏,此处形容花朵被雨水浸泡导致凋谢。 9. 庭花:庭院中的花卉。
华冶
去完善
赏析
《听雨(一作司空图诗)》王建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雨景,表现了诗人思念家乡、忧虑国事的沉重心情。首句“半夜思家睡里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忧虑。接下来,诗人以“雨声落落屋檐头”描绘了雨滴打在屋顶上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 第二句“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则以自然景象为主,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雨水照在泥泞的路面上,星星仍然闪烁着黑暗的光芒;而庭院中的花儿却饱受雨水摧残,显得憔悴不堪。这既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观察,也是对国家现状的一种隐喻。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家国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华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听雨(一作司空图诗)》王建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认定为唐代晚期。在公元8世纪至9世纪的这个时期,王建作为一位宫廷诗人活跃于唐王朝。他曾任尚膳奉御,并凭借文采斐然的诗篇得到了宪宗皇帝的赏识,成为了一代文豪。这首诗《听雨》描绘了作者雨夜独坐时的心境,深发哲理,展示了诗人特有的才情。 与此同时,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不过,这并未影响文人墨客的才情挥洒。由于政治上的分歧,诗人们在文学上大力提倡“新乐府”运动,以回归自然、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方向,形成一股新的文学风潮。在这其中,王建因具象化的笔触和深厚的内涵受到赞誉。
华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