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蜀中薛涛校书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万里桥边的女子学校里,她们如同盛开的枇杷花一样美丽,尽管身处室内却仍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能够像她们那样具有才华的女子实在不少,但在春风中引领风骚的总是她们。

去完善
释义
1. 寄:诗人寄给蜀中的朋友。
2. 蜀中:中国西南地区,此处指的是四川。
3. 薛涛:唐朝著名才女,能诗善文,曾在成都居住,担任过宫廷的图书校对工作,被誉为“女校书”。
4. 校书:指校对、整理书籍的工作。
5. 万里桥:位于四川成都的一座古桥,是当时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6. 枇杷花:枇杷树的花朵,春天盛开,有香气。
7. 扫眉才子:比喻有才学的女性。
8. 管领春风:管理、引导春天的气息,表示女子的才情美貌使春风相形见绌。

去完善
赏析
《寄蜀中薛涛校书》是唐朝诗人王建写给女诗人薛涛的一首赞美诗。首句“万里桥边女校书”描述了薛涛在成都的地理位置和她作为一位才女的形象。第二句“枇杷花里闭门居”则描绘了薛涛在枇杷树丛中的居所,表现出她的雅致生活。后两句“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表达了对薛涛的赞美之情,认为众多才女都无法与她相比,她才是春天最美丽的风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蜀中薛涛校书》是唐代诗人王建写给蜀中著名才女薛涛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德宗贞元(785年-805年)年间,此时王建正任崇义里司仓参军,与薛涛结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唐代,尤其是贞元年间,朝廷选拔和任命官员逐渐重视文才武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女性文学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可和尊重,其中以薛涛尤为出众。薛涛曾担任过成都节度使幕府中的校书郎,负责整理文书,才华横溢,颇受赞誉。
王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薛涛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她作为女性校书郎在当时社会地位上的突破。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女性的包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