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小松

标题包含
小松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 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建(847年-918年),初名王审潮,字仲初,许州舞阳(今河南省舞阳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的建立者。 王建出身贫寒,年轻时以卖烧饼为生。后来参军入伍,因勇武善战而逐渐崭露头角。黄巢起义时,王建...查看更多
文泰_8785
去完善

译文
小松树刚开始生长时,还没有长出挺拔的枝条。闲暇时就站在旁边观察它,看着它逐渐长高长大。
文泰_8785
去完善
释义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述一棵刚生长的小松树,表达了厚积薄发的哲理。其中“小松初数尺”是指出小松树刚开始生长的阶段;“未有直生枝”表示小松树还没有长出笔直的枝条;“闲即傍边立”是指小松树暂时还不能独立支撑,需要依靠其他树木生长;“看多长却迟”则意味着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小松树才能最终长高长大。
文泰_8785
去完善
赏析
《小松》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五言绝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小松树图。诗中“初数尺”描述了小松树尚小的状态,意味着它还在成长阶段。而“未有直生枝”则揭示了这棵小松树的特性——还没有挺直的枝条,显得有些稚嫩和柔弱。接下来的“闲即傍边立”表达出诗人对小松树的关爱和关注,暗示着诗人愿意花时间观察这棵树的成长过程。最后一句“看多长却迟”表明随着岁月的流转,小松树会茁壮成长,期待未来它能成为一棵挺拔的大树。整首诗寓含着诗人对小松树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在提醒读者要关注身边事物的发展,珍惜时光。
文泰_8785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松》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5年),当时王建正活跃于文坛,他的诗歌以描绘社会现实和民间生活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贞元年间,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然而,贫富差距、社会矛盾依然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建的诗歌往往关注百姓疾苦,反映社会现实。 在这首诗中,“小松”被用来象征有志青年,虽然尚未长大,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终将成长为国家栋梁。这既是对年轻人的鼓励,也是对国家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才选拔和社会公平的关注。
文泰_8785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