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秋天的街巷里,高高的树上响起了蝉鸣,红色的宅门显得安静而宁静,就像一间闲居。墙上的几株墨竹装点着这处雅舍,一架子香气四溢的书卷摆放得整整齐齐。
女孩子们谈笑风生,彬彬有礼;诗人们则抒发豪情,不拘小节。
在这其中,最喜欢的还是那些描述英雄的传记,然而想要立下赫赫战功却发现自己可能无法做到。

去完善
释义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诗歌。以下是对其中词语的注释:
1. 龙武: 唐代禁卫军的名称,这里指李将军所在的军队。
2. 李将军: 唐代的一位将领,具体姓名不详。
3. 高树蝉声秋巷里: 高树上的蝉鸣声在秋天的巷子里显得格外清晰。
4. 朱门: 古代显贵人家的大门,常用红色漆成,这里借指豪门的府邸。
5. 冷静: 清静, 不热闹,不喧闹。
6. 重装墨画数茎竹: 意思是画上重复出现竹子图案的几幅墨画。
7. 长著香薰一架书: 这句话形容书架上有大量的书籍,并且都用香薰过。
8. 侍儿: 指李将军身边的侍女。
9. 野客: 指山野之人,比喻不问世事的人。
10. 就中: 在其中,表示强调的意思。
11. 爱读英雄传: 热爱阅读描述英雄人物的传记或故事。
12. 立功勋: 立下战功。
13. 恐不如: 恐怕无法与书中的英雄相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早秋时节拜访一位名叫李将军的将领的书斋所见所感。首联以“高树蝉声秋巷里”和“朱门冷静似闲居”两个生动的场景开篇,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暗示出这位李将军虽身处权贵之地,却保持着一份宁静的心境。
颔联“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则进一步展示出李将军书房的雅致与高贵。数茎墨竹象征着他的坚韧意志,而架上的书籍则显示出他深厚的学识。
颈联中的“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刻画了书房中的两位人物形象:一位是知礼数的侍女,另一位则是豪放的诗人。这两位角色之间的对比,既体现出主人家的儒雅风范,也流露出诗人与主人之间的亲密友谊。
尾联中,诗人通过“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这一句揭示出李将军的内心世界。尽管身处高位,他却依然向往建功立业,这种胸怀大志的精神令人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李将军书房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他高洁的品质、博大的胸怀以及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悠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809年,正值唐宪宗元和年间。在这个时期,由于安史之乱后,中央政权对藩镇的控制逐渐减弱,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局面,唐朝国力日渐衰微。
在这样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王建却有着相对稳定的生活。他出身贫寒,成年后成为唐肃宗的侍卫,后来因为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的赏识,得以进入朝廷任职。然而,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并不显赫,因此时常感到郁郁不得志。
这首诗就是在这般复杂的情境下创作的。诗中通过对李将军书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将领英勇豪放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的无奈和感慨。从“西园”到“中台”,再到“荒城”,虽然看似在描述环境的变迁,实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局的忧虑。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相信未来终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