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嫁娘词三首

标题包含
新嫁娘词三首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建(847年-918年),初名王审潮,字仲初,许州舞阳(今河南省舞阳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的建立者。 王建出身贫寒,年轻时以卖烧饼为生。后来参军入伍,因勇武善战而逐渐崭露头角。黄巢起义时,王建...查看更多
北方的南方是缘方
去完善

译文
邻居还未熟悉,躺在床上排成堆。 情郎来到门口,张嘴全是求财。 丝织门帘两侧挂,掩藏娇妻出行。 情郎铺开竹席,与妻跪拜亲人。 新婚三日进厨房,洗净双手做羹汤。 还不了解婆婆口味,先让小姑品尝。
北方的南方是缘方
去完善
释义
1. 床:古代的一种卧具,形状类似现在的椅子。 2. 堆堆:形容新人新婚时的服饰华丽。 3. 郎:这里指的是新郎。 4. 索:讨取,索取。 5. 锦幛:指用丝织品制成的帷幕或屏风,用以分隔房间或装饰室内。 6. 横:即“横幅”,指横挂在空中的幕布。 7. 侍娘行:指新娘和新郎一起行礼。 8. 遣:派遣,让。 9. 簟席:竹席,这里指铺设好的床铺。 10. 相并:相互并列,这里是说新郎和新娘并行拜见亲族。 11. 三日:古代婚俗中,新娘婚后第三天需入厨房为公婆做饭。 12. 厨下:厨房。 13. 洗手作羹汤:洗好手开始烹饪菜肴。 14. 谙:熟悉。 15. 姑:指婆婆。 16. 食性:饮食习惯。 17. 遣:让。 18. 小姑:这里指丈夫的妹妹,也泛指家中的年轻女子。 19. 尝:品尝。
北方的南方是缘方
去完善
赏析
《新嫁娘词三首》王建 其一:描绘了新娘初次过门,邻里还不认识她时的新奇体验。通过“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的画面,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婚姻中的一种现象——新郎上门要求钱财,暗示了当时婚姻的功利性。 其二:描述了新婚燕尔的恩爱场景。用“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的诗句,巧妙地展现了新婚夫妇的私密生活。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新嫁娘在丈夫面前的娇羞和腼腆。此外,“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则表现了新人共同侍奉双方亲人的真挚情感。 其三:刻画了新嫁娘初次操持家务时的情景。她为了讨得婆婆的欢心,努力学会做可口的菜肴,但因不熟悉婆婆的口味,于是先将菜让小姑品尝,以了解婆婆的饮食喜好。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将新嫁娘恭谨、贤良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北方的南方是缘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嫁娘词三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建创作的组诗。这组诗共计三篇,分别是描绘新娘新婚初夜、过门和回门三种不同场景下的心理和举止状态。这首诗歌在情感表现手法上颇具特色,虽然主题是婚姻生活,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赞美或祝福,反而表现出一种深刻的人性关怀。 王建所处的时代,正好是唐代的中期,即贞观至开成年间(公元627年至840年)。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各种社会阶层的人们心态开放,对于婚姻爱情的态度也较为宽容。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依旧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悲剧。例如,当时存在着严重的婚姻买卖现象,使得许多女性被迫嫁给并不了解的人,过着凄苦的生活。王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这些不幸婚姻的忧虑和关心。 在创作这组诗时,王建已经步入晚年,他的前半生经历颇为坎坷,从贫寒的书生成长为一代才子,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因此,他对社会的苦难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弱势群体尤为关注。他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新嫁娘们在不同场合的举止和心理状态,既表现了她们内心的痛苦,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悲剧。
北方的南方是缘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