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苏学士钱塘监郡

标题包含
送苏学士钱塘监郡
趣时贵近君独远,此情于世何所希。 车马尘中久已倦,湖山胜处即为归。 洞庭霜天柑橘熟,松江秋水鲈鱼肥。 地邻沧海莫东望,且作阮公离是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适意之时人们总是渴望亲近,但这种情感在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期望呢?在这纷扰的世界中,我已经疲倦不已,只有美丽的湖光山色才能让我感到归属。洞庭湖畔的秋天,柑橘熟了;松江的秋水,鲈鱼正肥美。我将不再向东望去那片浩瀚的大海,只愿做一个远离是非的阮公。
去完善
释义
"趣时贵近君独远":这句形容了苏学士有独特的品行和追求,不趋附权贵。 "此情于世何所希":表示对苏学士这样的情操在世人中极为难得。 "车马尘中久已倦":描写苏学士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纷扰。 "湖山胜处即为归":湖山指杭州的西湖,表示苏学士将去风景优美的杭州任职。 "洞庭霜天柑橘熟":洞庭湖地区柑橘成熟的时节。 "松江秋水鲈鱼肥":松江是苏州的古称,秋天正是鲈鱼肥美的季节。 "地邻沧海莫东望":意思是不要羡慕富饶的东方,应该安于现状。 "且作阮公离是非":阮公是指魏晋时期的阮籍,这里借阮籍的故事劝诫苏学士远离是非纷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苏学士钱塘监郡”,是北宋诗人张方平为送别苏轼而写的一首抒情诗。整首诗以送别之情为主线,抒发了诗人在世俗名利与精神超脱之间的思考。首联以“趣时贵近君独远,此情于世何所希”表达诗人与世无争、崇尚自由的精神追求。颔联通过描绘“车马尘中久已倦,湖山胜处即为归”的情景,表现了苏轼在宦海沉浮中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颈联“洞庭霜天柑橘熟,松江秋水鲈鱼肥”则是对江南水乡美好景色的描绘,寓意苏轼在新任上将会领略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尾联以“地邻沧海莫东望,且作阮公离是非”寄语苏轼远离世俗纷争,保持一颗恬淡之心,享受人生之乐。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苏学士钱塘监郡》是北宋诗人张方平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56年,正值仁宗朝时期,此时的宋朝文人士大夫阶层受到优待,文化繁荣。 在创作此诗的时间段内,张方平正担任国子祭酒一职,作为一名饱经风霜、学识渊博的文人墨客,他在这段时间里见证了朝廷人才的更迭和世态的沧桑。当他得知朋友苏轼即将赴任钱塘(今杭州)时,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与此同时,宋朝正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汇聚了众多名士才子,他们互相切磋交流,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的繁荣。在这首诗中,张方平用词典雅,意境深远,抒发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之间的真挚友谊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