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郦生长揖

标题包含
郦生长揖
辍洗高阳一酒徒,沛公雅意在雄图。 终烦前箸还销印,王表知君浅丈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高阳:地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这里代指刘邦的故乡。 2. 辍洗:暂停洗手。辍,停止;洗,洗手。 3. 一酒徒:一个嗜酒的人。这里指刘邦。 4. 沛公:刘邦在起兵反秦时的称号。沛,指沛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 5. 雅意:高尚的志向或兴趣。 6. 雄图:宏伟的计划或抱负。 7. 前箸:筷子。这里指郦生让筷子夹着书卷以助讲读。 8. 销印:指郦生受命为将的事情结束。销,销毁;印,印章。 9. 王表:对刘邦的尊称。王,君王;表,表明、显示。 10. 知君:了解您。知,知道、了解;君,您。 11. 浅丈夫:平庸之人。浅,肤浅、平庸;丈夫,成年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的一位豪杰人物郦生。诗中的“辍洗高阳一酒徒”是指郦生在酒肆里与别人畅饮的情景。作者通过这一句表现出郦生不拘小节、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紧接着的“沛公雅意在雄图”则是借指刘邦(沛公)以显示郦生有着远大的抱负和雄心壮志。在第二句中,诗人将郦生与刘邦进行对比,从而突显出郦生的豪情壮志和高尚品质。 而后两句则是对郦生进行赞美和歌颂。“终烦前箸还销印”指的是郦生虽然出身卑微,却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句暗示了郦生的高尚品质和聪明才智。最后一句“王表知君浅丈夫”则是称赞郦生具有豪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质,使他成为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这首诗通过对郦生形象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豪放磊落之士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郦生长揖》是宋代诗人陈长方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时期,大约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之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长方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他才华横溢,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在仕途上取得更高的成就。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也对古代贤人充满了敬仰之情。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宋朝正处于一个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感慨世事难料,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陈长方作为一位具有忧患意识的诗人,通过描绘郦生的形象,表达了对勇敢追求真理的勇气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