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主祠
玉镜台前懒画眉,伤心最是月明时。
君恩渐绝门深掩,落尽闲花竟不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明亮的镜子前,我慵懒地描画着眉毛,最让我伤心的时刻莫过于月光明亮的夜晚。随着君王恩情逐渐淡薄,大门紧紧关闭,飘落一地的闲花,我却毫无察觉。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玉镜台:即梳妆台,这里借指美人。
2. 懒画眉:形容美人慵懒地梳理眉毛。
3. 伤心:这里是愁苦的心情。
4. 月明时:月光明亮的时候,这里指夜晚。
5. 君恩渐绝:皇帝的恩情逐渐消失。
6. 门深掩:大门紧紧关闭。
7. 落尽闲花:形容花朵凋谢。
去完善
赏析
《宫主祠》蔡槃此诗描绘了一位失宠的宫女在明月之夜的哀伤心情。首句“玉镜台前懒画眉”描述了宫女在梳妆台前无心打扮自己的场景,透露出她的心境低落。接着的“伤心最是月明时”更强调了在明亮月光的夜晚,她的忧伤情感愈加强烈。次句“君恩渐绝门深掩”揭示了皇帝对她的宠爱已消失,她只能关闭深门,反映出被遗弃的无奈与辛酸。末句“落尽闲花竟不知”则是以花落满地而主人公却浑然不觉,进一步传达了这位宫女内心世界的孤独与绝望。全诗借景抒情,运用巧妙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物因失去宠爱而产生的悲伤和迷茫,表达出对失宠宫女的同情和对君恩无常的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宫主祠》是唐代诗人蔡槃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描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纪念母亲赵姬而修建的阿房宫的壮丽景象以及秦朝的兴衰过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唐朝中期,大约在公元8世纪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蔡槃正处于他人生的转折时期。他在科举考试中失利,未能进入官场,这使他产生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蔡槃通过对阿房宫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现实的忧虑。他认为,无论一个国家的繁荣程度如何,都无法逃脱历史的规律,最终都会走向灭亡。
唐朝中期的社会政治环境动荡不安,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政权逐渐衰弱。在这样的背景下,蔡槃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他希望通过这首诗,让人们认识到历史的必然性,从而珍惜当下的生活,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
去完善